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特朗普就职日相对低调,政策出台更显成熟理性,但仍坚持打破现有秩序的决心。就职演讲中,关税问题措辞克制,更多笔墨放在能源和移民上,强调能源生产和边境安全。首日签署46项政策文件,集中于内政改革、移民和能源环境,对关税和外交涉及较少。与前两届政府相比,政策发力更“勤奋”,不排除百日内有重要法案落地。中美关系短期或有缓和窗口期,但中长期仍存悬念,科技安全领域的竞争持续,关税大棒依旧存在,需关注后续发展。
✍️ 就职演讲:特朗普的就职演讲较以往更具体,关税问题仅简短提及,重点强调能源和移民政策,包括“钻井,钻井”和结束绿色新政,以及停止非法入境,恢复“留在墨西哥”政策。
⚡️ 首日政策:特朗普首日签署46项政策文件,主要集中于内政改革,如取消联邦人员远程工作、冻结招聘等;能源和环境方面,宣布国家能源紧急状态,放宽环境监管;移民方面,宣布南部边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 中美关系:短期内,中美关系或有缓和迹象,如邀请中方领导人出席就职典礼、中美国家元首通电话;但中长期看,中美关系仍存悬念,科技安全竞争持续,关税大棒仍悬于头上,2025年4月1日将公布对中美经贸行为的审查结果。
和胜选前后的姿态相比,就职日特朗普的亮相相对“低调”。就职演讲对移民和关税问题的措辞比较克制;签署文件也没有市场预期的100条之多;关税没有落地,只是发布了一份广泛的贸易备忘录,发起贸易审查。特朗普变了?我们觉得:是,也不是。变的角度,政策的出台似乎更成熟和理性;但不变的是打破美国和国际现有秩序的决心,以及往往出人意料的行事风格。市场可以暂缓一口气,但是也要为即将到来的“百日新政”做好准备。从就职演讲来看,和8年前相比,明显更有准备;但和特朗普前期的激进作风相比,略显低调。本次演讲字数约为2017年就职演讲的两倍,2017年特朗普以阐述执政理念为主,包括“美国优先”、“购买美国货,雇用美国人”、重建工业和基建;而这次演讲,特朗普更具体的列出了计划颁布的政策:对于关税,演讲仅简短提及,表示“对外国征收关税”“建立对外税务局”。更多的笔墨给了能源,强调“钻井,钻井”,结束绿色新政,生产汽车;开发能源产量,击败通胀;并将美国能源出口到世界各地。移民方面的态度边际缓和,将停止非法入境,恢复“留在墨西哥”政策。外交方面,着重阐述了巴拿马运河、墨西哥湾改名为美洲湾,恢复中东和平。并未提及科技安全制裁、格陵兰岛等问题。
“1天抵100天”,特朗普首日签下46条政策文件(统计截至当地时间晚上22点;包括行政令、总统备忘录、总统声明等形式)。46条政策文件主要集中于内政,对关税和外交的涉及较少。行政部门改革:文件数量最多,包括取消联邦人员远程工作、冻结招聘、改革联邦招聘程序、结束政府部门DEI计划。移民:宣布南部边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调整难民接纳计划、确保国家免受入侵等政策。能源和环境:宣布国家能源紧急状态,释放能源产量,放宽环境监管,暂停海上风电租赁,退出《巴黎协定》等。对于关税,发布备忘录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和商务部启动审查中、加、墨等地的贸易行为;其中,对中国的审查结果在2025年4月1日之前提交给总统。此外,特朗普对媒体表示,他正在考虑从2月1日起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关税。外交方面,发布关于“美国第一”、退出世卫组织、调整美国对外援助、OECD全球税收协议等的政策文件。对比前两届政府的“百日新政”,可见今年政策发力的“勤奋”程度:4年前拜登就职,百日内签署了42项行政令和11项法案;8年前特朗普就职,百日内签署了33项行政令和28项法案。28项法案中有17项是修改、撤销或延长现有法案,全新编写且做出重大决定的几乎没有;这次特朗普更有准备,不排除百日内有重要法案落地。

我们对中美关系的观点进一步得到验证:短期内或正处缓和的窗口期;但中长期仍存悬念。短期看,美国政策重心在能源、移民等领域。外交方面的重心也不在中国。邀请中方领导人出席就职典礼,中美国家元首通电话,中美关系释放积极信号。中长期看,中美关系仍将曲折发展,关税大棒仍悬于头上,关注风险:一是特朗普发布行政令,给予TikTok禁令75天宽限期,提出美方拥50%TikTok所有权的设想,科技安全领域的竞争不会结束; 三是2025年4月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和商务部发布对中美经贸行为的审查结果。本文作者:裴明楠 SAC编号 S0100524080002,邵翔 SAC编号 S0100524080007,来源:川阅全球宏观,原文标题:《Trump就职典礼:布局之招》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