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快讯 01月21日
中国“人造太阳”再获突破 可控核聚变商业化曙光初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人造太阳”EAST在新年伊始取得重大进展,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标志着我国聚变能源研究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同时,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成功研制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使我国成为继荷兰之后第二个拥有此类装置的国家。可控核聚变因其清洁、安全和无限的特性,被视为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中信证券研报预测,核聚变商业化节奏有望超预期,预计2030至2035年全球市场规模可达2.26万亿元。

🔥中国“人造太阳”EAST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聚变能源研究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未来的能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成功研制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使我国成为继荷兰之后第二个拥有此类装置的国家,提升了我国在核聚变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

💡可控核聚变因其无限、清洁和安全的特性,被认为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望彻底改变未来的能源格局。

💰中信证券研报预测,随着技术路径的打通和各国持续加大投入,核聚变商业化节奏有望超市场预期,预计2030至2035年全球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将达到2.26万亿元,市场前景广阔。

e公司讯,新年伊始,中国“人造太阳”接连获得突破。1月20日,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在安徽合肥创造新世界纪录,首次完成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标志我国聚变能源研究实现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1月14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大科学团队成功研制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使我国成为继荷兰之后国际上第二个拥有此类装置的国家。模拟太阳内部发生氢核聚变反应的可控核聚变,因其无限、清洁和安全的特性,被认为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中信证券相关研报认为,核聚变有望成为民用发电领域的终极能源,在技术路径基本打通、各国持续加大投入的背景下,聚变堆商业化的节奏有望超市场预期,预计2030至2035年全球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6万亿元。(上海证券报)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人造太阳 核聚变 能源 EAST 赤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