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在微博分享了早期“大哥大”手机的照片,引发人们对初代移动电话的回忆。这种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手机,因其笨重外形和高昂价格被称为“砖头”、“黑金刚”,在当时的影视作品中颇为常见。初代手机采用模拟调制技术,受限于电池容量和技术发展,体积庞大,仅能进行语音通话,信号不稳定且缺乏保密性。最初售价高达4000美元,进入中国市场后更飙升至数万元人民币,是名副其实的奢侈品。与如今平民化的智能手机相比,大哥大代表了移动通信的早期形态,奢侈品属性也已大大减弱。
📱 早期手机“大哥大”因外形笨重、价格昂贵而得名,是移动通信的早期代表。
📡 初代手机采用模拟调制技术,受限于当时的电池和技术水平,仅能进行语音通话,信号不稳定且保密性差。
💰 “大哥大”最初售价高昂,进入中国市场后价格更是飙升至数万元,是当时的奢侈品,与现在平民化的智能手机形成鲜明对比。
快科技1月19日消息,今日,雷军在微博晒出一组“大哥大”的照片称:“大家见过最早的手机吗?三十多年前,当时叫大哥大,一台两三万。”
“这是雷总自己收藏的吗”,有网友问道。对此,雷军回复称:“参观一个展览时候看到的。”
公开资料显示,1973年,美国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库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商业化手机。此后,第一代手机(1G)正式问世,即模拟移动电话。由于当时的电池容量限制,以及模拟调制技术需要硕大的天线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状况等等制约,这种手机外表四四方方,且较为笨重,虽然可移动,但算不上便携。很多人称呼这种手机为“砖头”“黑金刚”“大哥大”,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香港、美国等影视作品中“大哥大”的名字开始为人熟知。这种手机有多种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都使用频分复用方式,只能进行语音通信,信号效果不稳定,且保安全性保密性不足。类似于简单的无线电双工电台,通话是锁定在一定频率,所以使用可调频电台就可以窃听通话。最初在1983年推出时,大哥大手机的售价为4000美元左右,进入中国市场后,价格飙升至2万到5万元人民币。在90年代,大哥大的价格降至一两万元,但仍然是非常昂贵的奢侈品。相比之下,如今的手机已经平民化、工具化,奢侈品手机的概念大大弱化了。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责任编辑:朝晖文章内容举报]article_ad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