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讯,近日,债市波动幅度加大,叠加多只债基出现大额赎回、人民银行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等情况的出现,债市已成为资本市场一大热门话题。大额赎回债基后,出来的资金将转投何方?债基规模超10万亿元,其中有多少资金打着“迁徙”的小算盘?哪些领域有可能承接这波“泼天富贵”?专业机构计划如何应对市场的投资分歧?记者在采访调研中了解到,近期众多债基大额赎回的主要原因是机构资金面紧张以及近日债市波动幅度加大,机构为了自身的流动性需要,选择逢高离场、落袋为安。至于资金的迁徙,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债市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空间已经较为有限,“固收+”、红利低波、REITs、可转债等品种或成为部分资金的新去向。但也有观点认为,其它品种可能难以完全承接追求稳健收益的大规模资金,债基对于稳健型投资者来说依然具有吸引力。展望2025年,不同投资者对债市的观点也产生较大分歧,但市场波动可能加大已成为共识。(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