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云南红河地区发现一处超大规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潜在资源量高达115万吨,其中镨、钕、镝、铽等核心稀土元素总量超过47万吨。这是自1969年以来,中国在稀土资源勘查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该矿床以中重稀土为主,对巩固中国在中重稀土资源领域的战略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中重稀土因其高价值和稀缺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新能源和国防安全等高科技产业。随着这些领域需求的增长,稀土产业链有望迎来回暖,行业可能在2025年迎来成长大年。
⛏️中国在云南红河地区发现一处超大规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潜在资源量高达115万吨,核心稀土元素总量超过47万吨,是继1969年江西发现此类矿床后的又一重大突破。
🎯该矿床以中重稀土为主,包括镨、钕、镝、铽等重要元素,这些稀土因其价值高、储量少,在中高端制造领域应用广泛,此次发现有助于巩固中国在中重稀土资源领域的战略优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风电、家电等领域对稀土需求的增长,稀土产业链需求端有望回暖,稀土价格的底部回升和供需格局的改善,预示着稀土行业可能在2025年迎来成长大年。
🌏中国地质调查局通过十余年努力,建立全国地球化学基准网,并取得找矿理论与勘查技术的重要突破,为中国其他中重稀土富集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借鉴。
中国稀土资源勘查领域新突破,发现一处超大规模稀土矿床。
据环球网报道,近日,中国稀土产业传来喜讯,中国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云南省红河地区成功发现一处超大规模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潜在资源量高达115万吨,其中镨、钕、镝、铽等核心稀土元素总量超过47万吨。这是自1969年江西首次发现此类矿床以来,中国在稀土资源勘查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此次发现的矿床主要为中重稀土矿,将有助于巩固中国在中重稀土资源领域的战略优势。中重稀土因其价值高、储量少,被视为极具战略意义的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新能源、国防安全等领域,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金属。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风电、家电、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对稀土需求的不断增长,稀土产业链需求端有望回暖。稀土价格的底部回升和供需格局的持续改善,预示着稀土行业可能在2025年迎来成长大年。
中国地质调查局通过10余年的努力,建立了全国地球化学基准网,取得了找矿理论与勘查技术的重要突破,为中国其他中重稀土富集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