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对于从事科技行业的人来说,2025年的前景似乎不太乐观。一方面市场低迷,一方面AI仿佛要蚕食一切。如何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立足呢?本文提供了一些建议。文章来自编译。
一年半以前,我参加了一场应聘首席产品官的面试。面试的时候,对方要求我介绍在年度预算为 x 美元的情况,如何组织团队和制定战略。而在今早,我制定了一个大胆计划,希望在 2025 年用相当于原先三分之一的预算实现 200% 的改进。
“痛苦的根源在于执着”——佛陀。是的,过去几年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科技寒冬很糟糕。但你知道谁会在这个冬天死去吗?老鼠。那只愚蠢的老鼠总是回到它以前发现奶酪的地方,抱怨“谁动了我的奶酪?”
毫无疑问,就业市场很艰难,但优秀人才仍然会被聘用和提拔。你依旧可以脱颖而出,我来告诉你该怎么做。
话不多说,我们直切正题:
1. 不管你担任什么角色,拥有好的商业头脑必不可少。
我目前的角色还需要负责设计和工程。如果你也担任这些角色的话,当然还是要提倡去追求最高标准,但同时,对于公司在商业上试图实现的目标,你也需要有认识,表现出同理心,要在交付成果的时候做出深思熟虑的权衡。
2. 你越是“全栈”,机会就越大
这一条对小公司更加适用,但一家公司如果员工人数减少的话,能够身兼数职的人更有可能获得聘用/晋升。我说的是:
能够分析数据并进行用户研究的项目经理
具有商业意识,了解技术的设计师
具有用户体验和商业思维的工程师
我知道大家一直在争吵“产品经理(PM)在抢走用户体验师(UX)的工作”。好吧,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具备战略思维的 UX 人一样有机会接手 PM 的工作。优秀的技术领导(Tech Lead)一样可以胜任 PM 的工作。
关键不在于谁抢走谁的工作。而在于确保团队花更多时间共同努力取得成果,而不是把太多时间浪费在争论谁的观点更重要上面。
3. 每天都要用人工智能
每天都要用并不是因为人工智能做什么都很出色,而是因为 1)它在很多方面都很出色,所以如果你一点都不用就一定会错过些什么;2)你需要经常用,这样你才能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和局限性。
拒绝使用AI只会让你看起来像拒绝科技的老古董。过度依赖AI会让你变得像老人家一样容易上当,他相信自己刚刚遇到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女人,不幸的是,除非他掏出 3000 美元,否则她是不可能见他的。我知道这多少有点年龄歧视了——我非常爱我(已故的)爷爷,但在科技方面你绝对不想跟他做对比。
我知道,围绕着人工智能有很多噪音,让人心力交瘁。一边说AI会抢走你的工作,另一边说AI绝对不会抢走你的工作,哈哈,看看这些聊天有多蠢,人工智能甚至连“草莓”(strawberry)这个单词里面有多少个 r 都数不清楚,人工智能就是个泡沫,山姆·阿尔特曼是下一个伊隆·马斯克……
躬身入局才更容易更上形势:
用 ChatGPT 等常见工具来完成常见任务。
在面临新任务时,尝试寻找 AI 解决方案。也许会有AI 解决方案,但也可能AI做不出你想要的结果。但现在你就能了解了 AI 解决方案及其局限性了。
尝试开发自己的 AI 助手。这个圣诞假期,我打算设计一个工作流,收集我订阅的newsletter的内容,并用它来训练我自己的专家教练。我没法将订阅的每一份newsletter都看完,但我希望在需要的时候能查得到。
4. 花更多时间到线下,结识真正的科技人士
如果你只是靠上招聘门户网站投简历的话,找工作会困难 100 倍。内部推荐即便不能换来一次筛选面试,通常至少可以保证你的简历有人看。
但没人会喜欢那些显然只想着索取的人,所以你得在索取之前先建立好人际网络和关系。参加聚会和活动。提供帮助。帮忙引荐。
我来告诉你一个我无意中学到的社交技巧:如果你讨厌社交,那就试着组个局。是的,你没看错。
加入社区,并且主动去组织下一次聚会其实非常简单。当由你来组织聚会而不是仅仅参加聚会时,
因为有工作要做,所以你不会觉得尴尬。你要迎接客人,确保有人端茶倒水什么的,还要跟场地工作人员交谈。一旦觉得尬聊不下去时,找借口很容易。
大家会过来感谢你的组织,这样你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结识更多的人。
你会受到社区领袖的关注,这些人通常是你所在行业的资深人士或很有影响力的人士。
5. 糟心的事情可能仍在所难免——不要太在意
现如今,被拒、被裁、迟迟不得升职都是很常见的事。这种事情很难接受,尤其是如果你像我一样,将自己的身份与工作和成就联系在一起的话。
我知道,说易行难,但不要太过放在心上。我于 2016 年加入 Meta,当时我们有一支由 6 名优秀员工组成的“OG”团队。这 6 个人当中有 5 个人之前都遭遇过被裁或因公司破产而失业的情况。
工作之余找找乐子。做些副业。指导和帮助他人。智者云,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会害怕树枝的断裂,因为它依靠的不是树枝,而是它自己能飞翔的翅膀。
结论
不管是作为产品经理还是其他角色,2025要想在科技圈立足,需要你具备适应能力、同理心,对持续学习有开放的心态。这个世界变化很快,虽然我们没法预测每一次的转变,但可以靠保持好奇心,善待自己和他人,面对机遇和挑战躬身入局来做好准备。
到头来,成功关乎的不仅仅是战胜竞争对手而已,也关乎不断进化自己,为周围人创造价值。所以,请深呼吸,尽可能去学,付出必有所得。
译者:b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