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
阿里已在自身的产品矩阵中全面接入大模型,而腾讯相对来说没那么着急,且它掌握着最佳的流量数据场景,没有比微信更好的大模型应用场景。哪怕只是在微信中新增一个大模型的聊天助理,帮助用户汇总、分析重要信息——这都是巨大的商业价值。此外,腾讯会议、企业微信、微信朋友圈等各种应用可能都会变成一个“微信好友”或者说AI Agent,直接跟用户对话,让AI助手完成各种任务。
目前对巨头们来说,AI搜索商业模式已经跑通并且盈利。两周前,腾讯发布了自己的AI搜索服务,开始参与这一领域。此前,腾讯在所有巨头中最为淡定,现在也开始下场竞争。目前ChatGPT也在做搜索和广告业务,全球的巨头都在全力以赴地投入搜索领域——他们瓜分的是谷歌和百度过去的市场蛋糕。搜索正在从关键词搜索转变为意图搜索,过去只是单纯的关键词匹配,现在转变为理解用户意图,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最值得大家关注的巨头之一是字节跳动,而且它的大模型非常神秘。早期它投资了MiniMAX,现在将股权转让给了红杉资本。字节自身的商业模式,尤其是视频流模式,本质上是由AI驱动的。从一开始,今日头条的推荐系统在内的许多产品都是AI驱动的,因此公司在架构、执行和技术方向上都与AI非常契合。
字节跳动的主要产品包括视频平台豆包,更新迅速,执行力远超百度等其他巨头。豆包不仅提供问答助手功能,还增加了许多应用,类似于小工具。
字节跳动的剪映部门也非常重要,其前CEO现在负责这个部门,足以看到它对这个部门有多重视。随着Soro的发布,用户将能够体验到更多AI生成的内容,对于抖音这样的公司来说,如果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可能会遭受毁灭性打击——因为未来用户喜欢的内容很可能大多是AI生成的,而且比人工生成的更吸引人,效果更好,所以这是它的兵家必争之地。
以上内容为「寻找下一个“英伟达”」课程第4章第4节的部分内容,吕伟老师将在本节课程的后续内容中,全面梳理阿里、腾讯、字节、智谱、MiniMAX、月之暗面、科大讯飞等大模型的优势及发展潜力。对本专辑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点击此处加入,学习本课程的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