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1月16日
低利率时代,正在吞噬只会单一方式投资债基的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年轻人的理财趋势,在股市波动、存款利率低迷等背景下,债基成为投资首选,今年债基收益率下滑,互认基金和政金债ETF等受关注。互认基金虽火热但复杂度高,政金债ETF具高流动性等优势。

债基因收益稳定风险低成投资困境破解首选,投资者自称'收蛋人'。

互认基金因额度放宽及境外债券性价比高而火热,但存在汇率、违约、资金效率等问题。

政金债指数基金受追捧,政金债券ETF作为全市场唯一长久期政金债ETF,具高流动性等优势。

利率下行,政金债ETF、互认基金等产品走俏,投资者寻求资产稳健增值。

去年年末,某平台发布的《 2024 年轻人十大理财趋势盘点》显示, “ 用利息生活 ” 和 “ 只求微赚 ” 成为年度理财现象。 

这一趋势的背后,是国内股市的剧烈波动、银行存款利率的低迷以及境外投资额度的限制,促使投资者积极寻找收益较高且风险较低的优质资产。 

在这一背景下,债基因其相对稳定的收益和较低的风险,成为了投资者破解投资困境的首选,吸引了大量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他们自称为 “ 收蛋人 ” 。 

“收蛋”这一亲切的表达方式,形象地描述了债基的收益情况。 

在“收蛋人”的眼中,债基当日上涨 0.01% 即被视为 “ 收取一个蛋 ” ,若单日涨幅较大,则称为 “ 恐龙蛋 ” ,而若单日下跌,则被称为 “ 碎蛋 ” 。 

去年,债市表现强劲,多数交易日中,债基都能稳定 “ 收蛋 ” ,为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今年以来,央行陆续实施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导致债基收益率持续下滑,这一变化使得债市参与者对市场的预期产生了分歧。 

面对新的市场环境,投资者开始思考:还有哪些产品能够继续“收蛋”? 

01 换个篮子“收蛋”

新年伊始, 一类过去在市场上关注度不高的产品——互认基金,迅速走红。 

1 月 2 日,新规放宽后第一个交易日,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开放向内地投资者申购。仅仅过了一天,公司就发布公告,称对 1 月 2 号的申请按比例确认,并从 1 月 3 日暂停内地申购业务。 

1 月 6 日,摩根的两只互认基金同样仅用一天便触及上限,第二日随即宣布暂停销售,直到再有新额度。 

根据这些基金的历史规模和新规测算,短短几天涌入互认基金的规模可能超过千亿。 

互认基金之所以这几天很火热,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终于有额度了。 

今年 1 月 1 日,新修订的《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正式实施。规定中明确了,适度放宽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限制,将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限制由 50% 放宽至 80% 。打个比方,如果总规模为 10 亿,过去内地投资者最多只可以持有 5 亿,到 5 亿以后就会暂停销售。放宽比例限制后,内地可销售规模将增长三倍。 

第二,境外债券性价比更高。 

以某债券型互认基金最新披露的数据为例,当前组合持仓的到期收益率为 4.9% ,也可以理解为不考虑利率变动的静态收益率,就基本能达到 5% 左右(对比国内债券资产的静态收益率在 2% 左右)。如果 2025 年债券收益率下行,在静态收益率的基础上还能获得资产增值的收益。 

但需要注意的是,相比国内债基,互认基金的复杂度要高很多。 

首先,会受到汇率的影响。 

大部分投资者买入的是人民币份额,相当于用人民币买了美元资产,如果后续美元相对人民币升值,那就是多赚一道汇兑的钱,这也是机构的小心思。 

不过,最近央行领导多次表态坚决防范汇率的超调风险,在宏观调控下汇率也可能成为收益的拖累项。 

其次,存在潜在的违约风险。 

互认基金的投资风格要比国内债基激进,主要体现在很多产品会投向高收益债券(也可以称为垃圾债),例如东亚联丰亚洲债券及货币基金最新披露的高收益债占比高达 91.6% ,汇丰亚洲高入息披露持有 1.06% 的 D 评级资产( D 代表违约评级)。 

历史上,许多互认基金就遭遇过类似的风险, 2022 年房企中资美元债市场雷声不断,也令当时大量配置于中资地产美元债的互认基金亏损惨重。 

最后,是关于资金效率的问题。 

和国内债基相比,互认基金的赎回效率很非常差的,通常需要T+7甚至更久到账。 

相较之下,无论是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还是从风险防范,亦或是资金运用效率上,国内债基都有着显著优势。 

02 债市流量之王

去年 6 月,包括南方基金、建信基金、中信保诚基金、国联安基金在内的四家基金公司旗下的政金债指数基金,同日提前结募的消息,曾一度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 

政金债 ,全称政策性金融债,是利率债的一种,由国家三大政策性银行发行,发行主体受到中央政府的背书,违约风险极低,有”准国债“之称。 

因此,在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对低风险资产配置需求提升的背景下,政金债指数基金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其中,政金债券 ETF ( 511520 )作为全市场唯一长久期政金债 ETF ,更是备受投资者的喜爱。 

截至 1 月 14 日公布的数据,政金债券 ETF 流通规模达 390 亿元,在全市场债券型 ETF 中居于首位。 

而且,在近年来利率长期下行趋势下,政金债券ETF表现出很好的收益弹性。当前,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从2.83%一路下跌到1.6%附近。而政金债券ETF近一年净值增长率为10.4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7.78%,场外的政金债券ETF联接A(018266)近一年收益达12.21% (时间截至2025年1月2日) 。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1.14 

据了解,政金债券 ETF 的一个显著优势在于它的高流动性。 

作为场内品种,政金债券 ETF 支持 T+0 交易,当日买入的当日可卖,相较场外债基交易效率优势明显,既能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又可以作为场内现金管理的工具。自 2022 年 10 月上市以来,政金债券 ETF 日均交易量在全市场债券 ETF 中位列第二,在利率债 ETF 中位列第一。同时,政金债券 ETF 还可以作为质押券参与回购,提升收益增益效果。 

03 尾声

去年年末,某平台发布的《2024年轻人十大理财趋势盘点》揭示了一幅别样的画卷: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用利息生活”与“只求微赚”成为年轻一代的集体共鸣。 

剧烈波动的股市、低迷的存款利率与受限的境外投资额度,迫使投资者探索收益与风险的全新平衡。 

债基,作为这一困境中的“稳健之舟”,以其低风险和稳定回报,吸引了无数追求“收蛋”的投资者。 

如今,随着利率的进一步下行,政金债ETF、互认基金等产品日渐走俏 。而寻求多元化投资品种,试图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正成为“收蛋人”的新共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工场DeepFund”,作者:基哥,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理财趋势 债基 互认基金 政金债ETF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