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01月16日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北大毕业成绩单首次公开:总成绩第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于敏是杰出核武器科学家,北大毕业成绩优异。他隐姓埋名28年投身氢弹研究,为我国国防作出巨大贡献。他的事迹彰显了伟大的爱国精神。

🎓于敏以物理系总分第一从北大毕业,是'两弹一星'功勋中唯一未出国的科学家。

💪投身氢弹研究后,于敏隐姓埋名28年,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提出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解决关键理论问题。

🎉1967年于敏率领团队研发出中国首枚氢弹,增强国防实力。

快科技1月16日消息,据报道,今日恰逢我国杰出核武器科学家于敏先生逝世六周年纪念日,一份珍贵的史料——于敏先生在北京大学的毕业成绩单首次公诸于世。

这份成绩单见证了于敏以物理系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自北京大学毕业的光辉时刻,同时,他也是“两弹一星”功勋群体中唯一一位未曾踏出国门的科学家。

投身氢弹研究后,于敏为国隐姓埋名整整28年,直至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才公开亮相。

他曾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入进祖国的强盛中,便足以自慰了。

于敏出生于1926年8月16日,天津宁河人,在天津耀华中学念高中时就以门门功课第一的成绩闻名全校,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工程院机电系,1946年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将理论物理定为自己的专业。

毕业后,于敏被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突破中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和关键性的理论问题。

1961年,于敏调任二机部参与氢弹原理研究,从此隐姓埋名长达28年。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邓稼先领导的团队下爆炸成功,随后于敏率领的研制团队在1967年研发出中国首枚氢弹,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于敏 氢弹研究 爱国精神 两弹一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