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1月16日
基金悄悄解散了LP群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作者讲述参与早期风险基金的经历,基金表现不佳,群已解散。LP对管理团队质疑,作者对此有诸多思考和感悟。

🎯基金表现差,90%项目凉凉,本金仅回25%左右

💬LP对管理团队发起挑战,询问基金及项目情况

🙅作者认为投资需敬畏心,主业与投资回报是两码事

😒基金公司悄悄解散LP群,作者对其做法有看法

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一些不重要的但又不得不留在里面的群组首先新消息一定是免打扰的,其次会折叠起来,眼不见心不烦。

两天前我打开了折叠的群组,其中有一个是我在2016年前后参与的早期风险基金的LP群,最新的消息显示此群已解散。

这个群是基金管理者用来给LP沟通投资项目最新消息或者每半年发一次投资报告而建立的,按照当时建立基金时的时间约定,现在已经早过了基金的退出期,群里时不时就有LP对管理团队发起挑战,询问基金到底怎么样了,投的那些项目到底怎么样了,何时可以清算?

早先还有人会及时回复,实际上前两年最初基金的管理人和募资负责人就已经离职了,好在这家公司还安排了人接替,不管项目之后如何,至少还能在每年给的报告里体现大致的情况,不过最近这一两年估计他们也撑不住了,确实无法回答LP这么直击灵魂的问题。实际上这只基金就是死掉了,投的项目90%都凉凉了,这是现实。可是LP们还没有罢休,还抱着一丝希望,基金管理人也没有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每次应付式的回答没把话说死,都说还在积极的争取与被投公司沟通,还说有几个项目估值有增长,只是遇到了暂时的经营困难之类的话。

懂的都懂,我也懂,我在四年前就已经把在这只基金里的投资和当时被他们忽悠跟投的垃圾项目投资当作清零了。

实际真实战绩是只回来本金的25%左右,大概是这样,还好没有挂零蛋。

我后来加了这家公司老板微信,还好他没躲我,还解释了为什么解散LP群,他的说法是因为在上市公司体系里,言论受管理,以后关于基金的情况就是一对一沟通,同时还为这只早期基金如此垃圾的成绩道歉,态度还可以吧,虽然是形式上的。

我当然不相信他那个冠冕堂皇的解释,就是无法面对LP们越来越没耐心的诘问,也没办法给LP们的损失兜底,就是这个原因,于是悄悄地解散了群。

我没有咄咄逼人地追问他,也留足了面子给他,他好歹算是业内有点名气的老板,前两年还因为某些事情进去过,经历过人生的至暗时刻,确实也不容易。

两年多前我的合伙人在他人的建议下也想搞一只早期基金,为了这事我还在深夜开车去杭州和意向投资的项目负责人见面交流,其实我也不专业,对他做的事情并不懂。一个公司老板是不是和你说100%的事情,是不是只报喜不报忧,就算用四大来尽调都是没用的,更何况我们这种项目量级连尽调公司都未必会请。

后来我自己先退出这事,因为我知道完全没有能力和没有机会通过投钱去获得什么回报,100%都是扔水里的,并且还可能背上债务,伤害所谓朋友的感情。但凡和钱扯上关系,这种事情很多了。

看的项目一点机会没有么?或许有,实际上是我也看不到任何机会。

对投资本身需要敬畏心。

像2016年前后的我一样,总以为在主业上凭借运气赚到了一些钱就天下无敌,无所不能,那种膨胀的心态我太熟悉了。那几年体会过, 并且在这年里我还完整经历过那种膨胀心态驱动下带来的惨痛损失。

主业做好了,和会投资、能投资以及通过投资获得回报是完全两码事。

当然人一定会膨胀,在有过深刻教训之前,这是人性。

我这个年纪已经很少尝试去说服他人不要做什么事,尽量少给建议。人总会有闯的想法,去搏概率的欲望。无可厚非,除了和我利益有直接关系的人或事我会非常鲜明地给态度,不和稀泥。

当有过第一次的教训,不要再犯同样的第二次是我的原则。

永远保持好奇心,但不要盲目好奇,除非你有足够的资本和足够的情绪去付出。就像赌博和买彩票一样,可以试一试,要么完全不在乎钱,要么就小赌怡情即可,但输了三天两头的念叨,还影响情绪很久,就没有必要去尝试。

我对LP解散本身这件事并不在意,因为存在已经没有意义,只是对他们悄悄解散有点情绪,不过此刻也已经烟消云散了。最大的收获就是别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别以为投点小钱可以赚取暴利,那个时代结束了,悄悄地结束了,和这个群一样。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早期基金 投资反思 LP 基金解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