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01月15日
公募非货ETF规模之争:两头部从相差1441亿缩小至577亿,行业更显马太效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4年,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非货ETF管理人格局也迎来新一轮洗牌。头部效应显著,前十家基金公司规模占比提升,但内部竞争激烈。华夏、易方达、华泰柏瑞稳居前三,易方达增量最大,与华夏差距缩小。存量宽基产品是规模增长主力,部分公司通过布局新宽基指数ETF寻求弯道超车。前十管理人位次变动频繁,嘉实提升最多。18家管理人排名上升,多受益于新发产品。27家管理人规模下滑,市场竞争加剧。

🥇 头部效应加剧:非货ETF市场头部化趋势明显,前十家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占比持续提升,显示出市场资源向头部集中的趋势。

🚀 规模增量竞争:易方达基金以3430.77亿元的增量领跑,但华夏基金仍保持第一,两者的规模差距明显缩小,显示出激烈的市场竞争。

📈 存量与新增:头部管理人主要依靠存量宽基ETF的增长,如华夏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而排名靠后的管理人则通过布局中证A500ETF等新产品寻求增长机会。

🔄 位次频繁变动:前十名中,除前三名外,其余位次多有变动,嘉实基金排名提升最多,显示市场格局动态变化,竞争激烈。

🆕 新发产品驱动:部分规模排名靠后的管理人,通过新发产品,如兴业上证180ETF、融通中证诚通央企ESGETF等,实现规模和排名提升,体现了新产品对市场格局的影响。


财联社1月15日讯(记者 周晓雅)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之际,非货ETF管理人的格局也在2024年发生新一轮变化。

与大多数业内人士感知一致,非货ETF管理人的管理规模数据直观看到这一领域竞争的激烈程度。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非货ETF管理规模排名前十家基金公司的合计规模及在全部基金公司中的规模占比均有所提升。

所有的非货ETF管理人当中,仅6家保持原有位次不变,其余18家位次提升,27家位次下滑,还有1家在2024年新参与市场中。

头部管理人的位次抬升主要依靠存量产品尤其是宽基ETF的持营;而暂时排名靠后的管理人,则是通过布局中证A500ETF等新宽基指数ETF,以求弯道超车。

争夺非货ETF一哥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非货ETF管理规模排名前三的基金管理人没有变动,依次是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

但非货ETF一哥位置的争夺尤为胶着。排名第一的华夏基金截至去年底非货ETF规模为6584.81亿元,较2023年增加了2568.02亿元,增幅达到63.93%。

而排名第二的易方达基金,2024年非货ETF管理规模增量达到3430.77亿元,是同期增量最大的非货ETF管理人,增幅也达到了133.2%。

这也使得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的管理规模差距由2023年底的1441.07亿元,缩短至2024年底的577.14亿元。

事实上,两家公司的规模增量主要由存量宽基产品的带动。华夏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在2024年的规模增量分别为1263.23亿元、712.13亿元,两者合计规模增量占华夏基金非货ETF总规模增量的七成以上。

而易方达基金旗下规模最大的非货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在2024年规模增加了1988亿元,占公司非货ETF规模增量的五成以上。

另外,易方达创业板ETF在2024年的规模增量也超过500亿元。进入2025年,易方达基金近日在业内率先大批量调整旗下17只ETF简称,均按照“标的指数+ETF+管理人名称”的规则进行修改。

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提到,易方达基金在业内率先大批量调整ETF简称、推动简称标准化,以期进一步提升产品辨识度,改善投资者体验。方便投资者通过简称迅速明确ETF跟踪的标的指数、产品管理人等信息,提升投资者的筛选和决策效率。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或能进一步提升产品辨识度,改善投资者体验,也能够深化公司的指数基金品牌形象。

华泰柏瑞基金则是继续位居非货ETF管理榜单的第三位,截至2024年底合计非货ETF管理规模达到4704.04亿元,较2023年底增加2752.84亿元,这一规模增量仅次于易方达基金。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依旧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非货ETF,也是2024年规模增加最多的非货ETF。截至2024年底规模为3596.29亿元,较2023年底规模增加了2285.38亿元,期间,该ETF规模一度站上4000亿元的关口。

前十非货ETF管理人位次生变

过去一年,非货ETF市场格局的头部化效应愈发显著,但头部管理人之间的份额抢占也依然激烈。

截至2024年底,非货ETF管理规模排名前十家基金管理人的合计规模达到2.9万亿元,占所有非货ETF管理人管理总规模的81.16%,两者均较2023年底有所增长。

具体来看,前十家非货ETF管理人的管理规模均较2023年底增长,但除了前三名以外,其余位次多出现变动。

排名第四至第十的非货ETF管理人依次是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广发基金、国泰基金、博时基金、富国基金、华安基金。

其中,嘉实基金的排名提升3位,是前十管理人中排名提升最多的,2024年规模增量达到1602.57亿元,截至2024年底非货ETF管理规模为2353.72亿元。该公司旗下的嘉实沪深300ETF在2024年增长1150.48亿元,新进千亿级ETF行列。

富国基金和南方基金的排名也分别较2023年底提升了2个、1个位次,2024年的管理规模增量分别达到1423.72亿元、690.02亿元。随着规模的增长,富国基金在2024年底新进非货ETF管理规模前十。

广发基金在2024年非货ETF管理规模增加608.02亿元,规模位次较2023年底保持不变;国泰基金、博时基金、华安基金等3家管理人虽然也出现规模的增长,但是位次有所下滑。

18家管理人排名抬升

整体来看,截至2024年底旗下拥有非货ETF的52家基金管理人中,有46家在2024年实现管理规模的增长;其中又有18家的规模排名较2023年底提升。

从规模的增量来看,11家2024年非货ETF管理规模增加300亿元以上,除了前述排名前十家基金公司以外,景顺长城基金2024年的非货ETF管理规模也增长了324.84亿元,至年底规模为485.45亿元。

去年成立的景顺长城中证A500ETF为景顺长城基金带来146.14亿元的规模增量,此外,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在2024年规模增长也超过70亿元。

工银瑞信基金、招商基金、汇添富基金、海富通基金、天弘基金、摩根基金(中国)等6家公司去年规模增长超过200亿元。

而从排名变动来看,18家非货ETF管理人的规模排名抬升。其中,兴业基金的非货ETF规模排名上升位次最多,达15位次,截至2024年底规模排名为33位,管理规模为14.14亿元。

融通基金的规模排名也从2023年底的第46名,提升至2024年底的34名,提升了12个位次,2024年规模增长了10.42亿元。

相比起头部机构,规模排名靠后的非货ETF管理人的规模抬升更多来源于新发产品的带动。比如,兴业基金去年新成立了兴业上证180ETF,截至去年底规模为12.67亿元;融通基金则新成立融通中证诚通央企ESGETF、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ETF。

与之相对应的是,27家管理人去年非货ETF在管规模出现下滑。其中,弘毅远方基金、民生加银基金非货ETF规模排名均下滑7位;国联安基金、兴银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则是下滑了6个位次。

另外,银河基金去年以新成立的银河上证国有企业红利ETF,成为非货ETF市场又一参与者,截至去年底,该公司的在管非货ETF规模排名市场第45位。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非货ETF 基金管理 市场格局 规模增长 指数基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