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1月14日
中国“人造太阳”配上“赤霄光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成功研制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该装置如同一把“激光剑”,每平方米每秒可喷射出亿亿亿个粒子,为“人造太阳”核心材料的研制提供重要支撑。“赤霄”装置长15.5米,重约22.5吨,一次可连续运行24小时以上,可充分检测新研制的“人造太阳”壁材料。经专家组鉴定,“赤霄”参数达到设计指标,整体性能国际先进,使中国成为继荷兰之后第二个拥有此类装置的国家,为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撑,并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 “赤霄”装置是为研制“人造太阳”核心材料而生的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其流线型结构犹如一把宝剑,象征其强大的科研能力。

🔥 “赤霄”装置每平方米每秒可喷射出高达10的24次方个粒子,即亿亿亿个粒子,模拟“人造太阳”内部的极端环境,用于测试“人造太阳”的“炉壁”材料。

⏱️ “赤霄”装置可连续运行24小时以上,能对新研制的“人造太阳”壁材料进行充分检测,为材料的研发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

🌏 中国成为继荷兰之后,国际上第二个拥有此类装置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在可控核聚变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下一代“人造太阳”的研发奠定基础。

每平方米每秒钟可极速喷射出亿亿亿个粒子!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大科学团队成功研制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如同一把性能超强的“激光剑”,为研制“人造太阳”核心材料提供科技利器,14日经专家组鉴定,“赤霄”参数达到设计指标,整体性能国际先进。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主要由等离子体构成,在太阳内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核聚变反应,从而产生光和热。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致力研究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这种被称作“人造太阳”的大科学装置,内部有与太阳类似的核聚变反应机制。

研究“人造太阳”存在一系列重大挑战,其中之一是寻找能承受巨量等离子体粒子流冲击的超级材料,用于制作“人造太阳”的“炉壁”。

“未来的‘人造太阳’要长时间持续发电,为它研制‘坚韧抗造’的壁材料难度极大,我们需要尖端的模拟实验环境,来测试研制出的材料是否达标。”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海山介绍,他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5年多攻关,研制出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

长15.5米、重约22.5吨,流线型的结构犹如一把宝剑。“赤霄”装置取名自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的赤霄剑,每平方米每秒钟可极速喷射出10的24次方个——即亿亿亿个粒子,一次可连续运行24小时以上,对新研制的“人造太阳”壁材料充分检测。

1月14日,评审专家组对“赤霄”装置进行鉴定。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叶民友宣布,“赤霄”装置的参数达到设计指标,使我国成为继荷兰之后国际上第二个拥有此类装置的国家。

据介绍,中国的核聚变研究水平已达到国际前列,“赤霄”的诞生将为研究下一代“人造太阳”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提供有力支撑。“赤霄”装置不仅服务于我国科学家,还将开展开放共享的国际合作研究。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赤霄 人造太阳 核聚变 等离子体 材料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