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重点抓好11方面工作,其中强调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增强发展动力活力。报告特别指出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民营经济32条政策,推动“3个70%”“7个不准”等举措落地。同时,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此外,还将加强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解决拖欠账款问题,完善清偿长效机制。
⚖️ 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这是浙江省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重要举措,旨在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 加强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通过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可以有效规范市场行为,提高市场透明度,为企业营造更加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
🌱 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高素质成长,完善政企常态化交流沟通、涉企问题闭环解决机制。这表明政府重视与民营企业的沟通交流,并致力于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关注民营企业家队伍的建设。
💰 尽最大努力推动解决拖欠账款问题,严格落实属地责任,继续发挥政府和国企带头清欠作用,强化执法监督和失信惩戒,完善拖欠企业账款清偿长效机制。这体现了政府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的决心,有助于保障企业资金链安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财联社1月14日电,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月14日开幕,代省长刘捷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及,今年浙江将认真抓好11方面重点工作,“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增强发展动力活力”是其中一个方面,报告提到这方面工作时指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两个健康”发展改革,落实贯彻民营经济32条政策,推动“3个70%”“7个不准”等举措精准落地。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强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高素质成长,完善政企常态化交流沟通、涉企问题闭环解决机制。尽最大努力推动解决拖欠账款问题,严格落实属地责任,继续发挥政府和国企带头清欠作用,强化执法监督和失信惩戒,完善拖欠企业账款清偿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