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01月14日
中国人造太阳再迎重大突破 核聚变商业化远景渐明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成功研制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该装置参数达设计指标,使我国成为继荷兰之后第二个拥有此类装置的国家。“赤霄”能模拟“人造太阳”内部的等离子体环境,用于测试核聚变反应堆材料的性能,为实现可控核聚变奠定基础。核聚变被视为人类理想的终极能源,具有清洁、安全、能量密度大等优点。随着科研进展,核聚变商业化加速,预计2030-35年全球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有望达22600亿元。多家公司正积极投入商业化示范堆建设,相关产业链配套企业也值得关注。

🚀 “赤霄”装置研制成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成功研制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该装置可模拟核聚变反应环境,为研究核聚变堆材料提供重要实验平台,使我国成为国际上第二个拥有此类装置的国家。

🔥 模拟“人造太阳”环境: “赤霄”装置能够模拟“人造太阳”内部的等离子体粒子流冲击环境,每平方米每秒钟可极速喷射出大量粒子,用于测试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抗热冲击和抗粒子侵蚀能力,从而筛选和研发出更合适的核聚变堆壁材料。

💡 核聚变商业化加速:随着可控核聚变科研进展,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多家企业计划在2035年前建成商业化示范堆,预计2030-35年间全球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将达到22600亿元。国内多家公司正在积极投入可控核聚变商业化,产业链配套企业也值得关注。

💰 资本市场关注:中邮证券研报指出,上市公司多以产品设备供应或技术储备方式参与核聚变产业链。随着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进程加速,相关环节配套企业有望受益,建议关注联创光电、永鼎股份等相关公司。


《科创板日报》1月14日讯 我国核聚变领域研究又有新进展。

今日,据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消息,该院大科学团队成功研制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经专家组鉴定,“赤霄”参数达到设计指标,也使我国成为继荷兰之后国际上第二个拥有此类装置的国家

据介绍,“赤霄”取名自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的赤霄剑,每平方米每秒钟可极速喷射出10的24次方个粒子,一次可连续运行24小时以上。未来该装置不仅服务于我国科学家,还将开展开放共享的国际合作研究。

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人称“人造太阳”,其内部拥有与太阳类似的核聚变反应机制。这就导致,核聚变反应产生的高温、强粒子流等极端条件对反应堆材料的性能要求极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表示,未来“人造太阳”要长时间持续发电,为其研制强度足够高的壁材料难度极大,因此需要尖端的模拟实验环境,来测试研制出的材料是否达标。

事实上,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便能模拟“人造太阳”内部的等离子体粒子流冲击环境,每平方米每秒钟可极速喷射出大量粒子。科研人员可以测试材料在类似核聚变实际运行环境下的抗热冲击、抗粒子侵蚀等能力,从而筛选和研发出更合适的“人造太阳”壁材料。

核聚变能,被视为人类理想的终极能源,具有燃料丰富、清洁、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大等突出优点。可控核聚变是可控的、能够持续进行的核聚变反应,目标是实现安全、持续、平稳的能量输出。现如今,随着可控核聚变科研端进展不断,该领域商业化亦加速推进。

例如日前,OpenAI CEO奥尔特曼接受采访时透露,核聚变技术将“很快”取得突破,预计其投资的公司Helion将“很快”演示净能量增益核聚变。

根据核聚变工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全球聚变行业报告》,核聚变企业对商业堆的规划为2030年前3台,2030-2035年22台,2036-2040年6台。结合ITER装置及FIRE项目数据,预计2030-35年间全球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有望达22600亿元。

中邮证券1月10日研报指出,从统计情况来看,大概70%的商业化聚变公司表示预计在2035年之前做出第一台商业化的示范堆完成聚变发电并网。中国对于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投入从2022年开始加速,目前国内商业化可控核聚变公司主要包括聚变能源、新奥能源、能量奇点、星环聚能等。

从投资层面来看,该机构表示,上市公司多以某一环节产品设备供应或技术储备的方式参与产业链。随着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进程加速,看好相关环节配套卡位公司。建议关注:联创光电、永鼎股份、安泰科技、海陆重工、爱科赛博、精达股份等。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核聚变 赤霄 人造太阳 商业化 能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