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01月14日
未来已来,科幻就是最大的现实主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介绍了国内首门面向大众的科幻写作课《南方周末科幻小说写作课》,由七位国内著名科幻作家联袂打造。课程旨在帮助学员掌握科幻写作技巧,从故事创意、世界观构建、结构设计、人物塑造到写作元素运用等方面进行系统讲解。课程强调科幻文学是对现实的深刻探讨,鼓励学员通过想象力探索未来,并提供了直播答疑、社群交流、作业批改以及优秀作品发表等多种服务,为科幻爱好者和写作者提供了专业化的学习平台。

🚀科幻文学的价值:科幻不仅是对未来的幻想,更是对人类社会、情感和价值观的深刻探讨,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并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焦虑。

✍️科幻写作的核心:科幻写作需要关注现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延展,通过“如果…那么…”的假设,带给读者超越现实的全新体验。同时,坚持和热爱是写作中最重要的品质。

📚课程内容:课程由七位国内著名科幻作家,从故事创意、世界观、结构、人物塑造、写作元素五大模块系统讲解科幻写作,并结合经典案例,深入剖析科幻写作的技巧与方法。

🧑‍🏫师资力量:课程讲师均为中国科幻黄金时代的旗手人物,他们不仅是各大奖项的得主,还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帮助学员快速掌握科幻写作的精髓。

💡课程特色:课程提供纯享版和训练营版两种选择,训练营版提供直播答疑、社群交流、作业批改和优秀作品发表等服务,帮助学员更有效地学习和实践。

张小妮,笠舟 2025-01-13 22:55 广东

用幻想开拓边界,以文学抵近未来。

这几年有句话很流行:“未来已来。”


脑机接口技术可以让全身瘫痪者通过“脑控”喝水,经过基因编辑的猪肾脏能够移植给人续命,全世界有数亿人在和人工智能相恋……


科幻作家刘慈欣说,与人工智能相比,想象力可能是人类最后的唯一优势了。


埃隆·马斯克,在14岁时就彻底打开了他对太空的想象。原因是他读到过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科幻书——《银河系漫游指南》。


2024年,他再一次坚定地向世界描绘了要将人类变成多行星物种的宏大愿景,计划在2029年前实施载人火星任务。


科幻作家宝树曾说,“我们看现实,它已经变得很科幻。理解科幻,能更好地理解现实。”


确实,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光速发展的年代。许多曾经只能出现在科幻小说里的事物,如今已成为现实并重构着我们的生活。


在当下,科幻就是最大的现实主义。



亚洲首位雨果奖女性得主郝景芳,在获奖作品《北京折叠》里描述未来高度发达的北京城,按照社会阶层分为了三个可折叠的、互相隔离的空间, 不同空间里能享受的活动时间、教育、工作等资源都是不同的。


小说中的科技元素并不多,但核心探讨的实际是社会阶层固化、资源分配不均的社会问题。


正如郝景芳所说:“虚幻现实可以让现实以更纯净的方式凸显出来 。”

科幻的故事往往要符合科学逻辑地徐徐展开,从AI觉醒讲到地外文明,从人类起源讲到宇宙毁灭。


读着读着,不知不觉,我们已消除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与恐惧。


因为从某种角度上讲,未来再坏,也不过就像科幻小说里写的那样而已。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曾在《使女的故事》里大胆设想,女性是否可能在未来被剥夺财产、工作和阅读的权利,变成权贵阶级的生育机器?


诺奖得主石黑一雄在《莫失莫忘》里像描写平常人一样描写三个克隆人,他们有梦想,有感情,有自己热爱的生活,却不能享受正常人所拥有的基本权利……


“科幻的核心是想象人类社会的变化。”科幻世界副总编拉兹说。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势将面对许多认知、情感、伦理、制度上的“结构性”焦虑。


“而科幻小说要面向的,正是这种焦虑。”科幻作家陈楸帆早在十年前就发出了这样的预言。



近十年来,中国科幻文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期,越来越多的严肃文学作家将科幻作为一种思想试验的工具来进行创作。


鲁迅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得主王十月、王威廉等一批中青年作家,纷纷涉足科幻写作。


如果你也想在当下的文学创作中使用上科技元素,充份发挥想象力,通过写作找到未来的确定性答案,可以加入我们。


我们邀请了7位国内当代著名科幻作家,共同花费半年打磨课稿,推出了国内第一门面向大众的科幻写作课《南方周末科幻小说写作课》。


这7位讲师是科幻文学界各大重要奖项的得主,也是国内外最具显著影响力的科幻作家,被公认为中国科幻黄金时代的旗手人物——王晋康、郝景芳、陈楸帆、宝树、刘洋、张冉、飞氘


点击上图,立即加入学习↑


更难得的是,这次课程还获得了《科幻世界》《科幻立方》这样头部科幻媒体的大力支持,也获得了刘慈欣的重磅推荐——



01


为什么要学习写作科幻小说




有人把科学和人文对立,这是不对的,科学才是最深刻的人文


当科技深深侵入人的领域之后,当人最珍视的智慧也可以被人工智能超越,用旧的人文思想来解释今天的世界显然已经不足以胜任。


在这个人类被科技日益异化的世界,我们有潜在的失落感和恐惧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我们努力想为自己的内心找到一个解释,而相比其它文学品种,唯一与科学有血脉联系的科幻文学更能诠释这个世界


——王晋康

华人科幻协会名誉会长

中国科幻银河奖终身成就奖得主


02


怎样找到故事的核心立意




科幻小说不仅仅是对未来的幻想,更是对人类社会、情感和价值观的深刻探讨。在科幻写作中找到强有力的核心立意是至关重要的。


这首先源自你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同时情感共鸣也不可或缺。无论故事多么宏大奇绝,读者关心的还是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性在极端处境下的表现。


你只有不断挑战思维定式,深入思考“如果……那么(What if)”假设,你才有可能带给读者超越现实的全新体验。


最后,还请记住,坚持和热爱是最重要的。


——陈楸帆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

中国科幻银河奖得主


03


怎样构建世界观及情节




我写过许多个世界,美丽的、疯狂的、怪诞的,但我内心深处一直信仰,宇宙或者说平行宇宙的无限性承诺了我们笔下世界的真实存在。作家实际上是去探索、观看和描述。


这种世界观哲学对于写作或许是有意义的。作家应该居于谦卑的位置,我们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上帝,它不会由我们摆布,相反我们必须去正视它的复杂和深邃,承认无法探索穷尽。


作家正如拿着望远镜观察银河深处的天文学家,只是极其偶然地看到了它,而稍不留神就可能再也找不到。


发现不是创造,但发现也是最美好的事情,它在那个无法抵达的世界和我们的内心之间建立了一种深刻的关系——归属关系。不是说那个世界属于你,而是说你属于它。这就是当我们写出一个世界时所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也是在讨论一切经验、技巧、方法之前,首先应该理解的事。


——宝树

中国科幻银河奖得主

雨果奖入围者


04


怎样搭建故事结构




创作科幻小说需要在技术推想、人物设计和故事结构之间取得平衡,其过程就像是在求解一个数学上的“三体”系统的稳定解。写作时你往往要做出必要妥协,选择一个锚点,只有这样主题和风格才不会游移不定、随风摇摆。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个锚点正是故事结构。


故事结构在科幻小说中不仅是技术推想和人物设计的载体,更是将概念转化为情感的桥梁。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结构能够赋予冰冷的科技以温度,让读者通过角色的眼睛去经历那些前所未有的奇特景观。


——刘洋

重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华语科幻星云奖得主


05


怎样创建塑造人物角色




有一天你决定写下人生第一篇科幻小说,动笔写了5000字,你的主角还是个面目模糊的男人——不,甚至换成女人、机器人或者狗,对小说都无甚影响。


其实有时就是这么难。


缺乏人物的科幻小说,就像没有葱花、香菜和辣椒油的牛肉面,无碍饱腹,但总觉得滋味欠缺。煮好面、炖熟牛肉似乎消耗太多精力,厨师无暇兼顾细节,正如许多科幻写作者还处在粗放经营阶段。


其实也没有那么难。


在总结了国内外科幻小说的成功案例之后,我会带你拆解科幻当中的典型形象,再研究一下从哪些维度写作乃至写好类似角色。我们努力追求更真实,更合理,更新奇,更有趣,大概如此,就成了。


——张冉

中国科幻银河奖得主


06


怎样运用写作元素




科幻写作最重要的元素是什么?在我看来,物质是科幻极其重要的元素。


现代科学教给我们一种看待世界的眼光:一切过去认为神秘的现象,理论上最终都可以用物质的基本规律去解释,不需要借助超自然因素。与之对应的是,科幻文学的核心部分,也总是或明或显地以这种理念为前提。


作为科幻写作者,你要记住的一个要点是:科学幻想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创造以物质为基础的、神奇的科幻景观,你能创造出来,你就能征服很多读者。


——飞氘

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中国科幻银河奖得主


07


如何完成一个打动人心的科幻故事




我对科幻的定义是,在想象的世界中解决真实的人的问题。而好的科幻总是在科技语境下表达对人心的关注。


正如《北京折叠》写普遍存在而难以消除的不平等,《流浪苍穹》写关于成长的困惑和焦灼。我感兴趣的始终是人的故事,那些难以解决、模棱两可的、处于两难抉择的故事。


科幻小说让人有一种表达的自由,想表达什么样的人或世界都可以创造出来。它可以是现实的镜像,还可以嵌入生活,像齿轮一样与现实世界咬合,从而让现实变得奇妙。


所以,你要找到写作动机,没有激发和打动你的点写作会陷入迷茫。你还要找到向两边拉扯的故事张力,张力代表紧张,读者感到紧张就会被吸引。


只有这样,你的故事才能牵动人心。


——郝景芳

雨果奖得主


课程特点


7位中国科幻黄金时代的旗手作家

教学经验丰富

你几乎在市面上找不到这样一波作家讲师阵容——


王晋康是中国“新生代”科幻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的“恒星”;


郝景芳是中国继刘慈欣之后第二位雨果奖得主,也是唯一一位雨果奖亚洲女性获奖者


陈楸帆是第一个在美国科幻杂志发表作品的中国作家,《荒潮》还成为了中国科幻界响应世界科幻”赛博朋克“运动中的代表作,陈楸帆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的威廉.吉布森”;


宝树的作品得过银河奖、华语科幻星云奖,去年还入围过雨果奖


王晋康、宝树、陈楸帆、张冉更是多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和华语科幻星云奖,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一波科幻作家……


他们还是科幻写作教学经验丰富的讲师——


他们是多所高校的教授,培养过很多学生小白,并成功地让他们发表,从业,所以比一般作家更懂得如何设计课程,教大家学会科幻写作。


飞氘在清华大学开设了8年的“科幻文学创作”课程,课上诞生的部分优秀作业已结集为《长生法——清华学生科幻创作选》一书出版,还有学员作品发表在《科幻世界》上


张冉亦有开发及教授《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等课程,在4年的授课过程中辅导学生超过500人,本院教师、学生发表的科幻作品累计发表及获奖十数篇


刘洋在南方科技大学和重庆大学都开设过《科幻创作》课程,从教8年来,辅导学生超过300人,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课程的激励下才开始创作科幻作品,但经过学习,作品成功发表在《科幻世界》《Clarkesworld》等中外期刊上,还获得了各类科幻奖项。很多上过他的课的学生,现在已经是特别优秀的青年科幻作家和专业游戏编剧


很多人困惑,没有深厚的理工科背景,是不是也能学科幻写作呢?王晋康在课程中就这样解答:“一般的大学生甚至高中生,只要视野比较开阔的,其知识门槛就够你产生灵感了......有了灵感,开始深入写作时,额外加餐,恶补有关知识。”


获得世界科幻雨果奖的中国作家郝景芳,她的小说《北京折叠》中科技元素并不多,核心探讨的实际是社会阶层固化、资源分配不均的社会问题。但通过这样一个极端的科幻设定,更能引人深思。正如郝景芳所说:“虚幻现实可以让现实以更纯净的方式凸显出来 。”‌


对于不善于写以科学知识为重点的“硬科幻”的创作者来说,完全可以选择自身擅长或感兴趣的领域去发展。


真正伟大的科幻作品都是将人文与科技元素融为一体的,偏重人文的“软科幻”小说同样可以是经典之作。


点击上图,立即加入学习↑


5大写作模块

系统教你学会科幻写作

五位正课讲师在课程中将从“故事创意、世界观、结构、人物塑造、写作元素”5大版块详细讲解科幻写作的秘笈,帮你系统构建科幻写作体系。

宝树老师讲的怎样构建世界观。幻想作品的世界观就是它的灵魂。科幻的世界观依托于科学知识,是现实一种合理的延展而不是纯粹的想象。



在课程中,他将从五种科幻世界观类型入手详尽讲解。比如第一种类型“现实Plus世界观”,也就是故事表面上发生在我们熟悉的现实世界中,但背后实际上有着超现实的层面。像刘慈欣《三体》采用的就是这种类型世界观。


这种世界观的优势是有充分多的现实抓手,但它的难点在于:


首先,对刻画现实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对现实的描写如果虚浮失真,人们就很难信任这样的故事。


其次,对于超现实内容的设定与展现要高度谨慎和克制。


宝树老师在课程中以《三体》第一部为例,为你讲解以上两点。仔细阅读《三体》第一部时,你会发现它除了向外星发射信号的这个核心设定,只有两处是稍微超越现实的,说明作者在构建这种“现实Plus世界观”时,对于超现实内容是高度克制的,科幻写作并非胡编乱造。


除此外还有另外四种世界观,宝树老师也会一一为你讲解。


来自南方周末音频:【试听】宝树:怎样设定一个颠覆现实的世界观?

△课程试听


再比如张冉老师,在课程中会教你如何塑造科幻角色。与其他小说门类不同,科幻小说的人物角色分为三种基础类型:人类、类人以及非人。


怎样提炼人物形象特征,赋予角色惊奇感呢。张冉老师介绍了恐怖谷效应联觉法


首先,可以用恐怖谷效应来塑造类人角色。张冉老师在课程中解释道,科幻小说主角不能与熟知的人类形象过于相似,同时又不能过于不相似,写作者需要掌握这种微妙的尺度。


其次,他以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为例,教你从病痛与死亡的联觉中,寻找类人与人类的情感联系。


张冉老师讲解道,小说最初对类人怪物的描述,让我们从怪物身上感觉到痛苦与腐烂的气息,引起对死亡的天然恐惧;


当之后怪物变得越来越像人类,却永远无法融入人类社会,再次加深了我们对怪物悲剧命运的认识。

所谓角色塑造的联觉,就是通过类人角色身上的缺陷,让它们与我们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强烈相关。



类似的干货技巧,在《南方周末科幻写作课》中比比皆是。



本次课程分为2种规格:纯享版与训练营版,可供大家选择。




课程更新时间


2025年3月14日起,每周五更新一个版块:包含1节发刊词1节嘉宾,每节时长约30分钟。包括5个正课版块,共20节讲师正课,每节时长约15-20分钟。(课程更新完后,可反复回看)


(纯享版课表,点击放大查看)


(训练营版课表,点击放大查看)



训练营版课程服务


1、7场讲师视频直播答疑


2025年3月20日起,每周四19:00视频直播答疑,每场时长约90分钟,错过可反复回听。课程中有不明白的问题或是写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都可以提问,讲师将通过直播为你解答。


2、社群服务


购训练营版学员务必在课程详情页添加班主任微信并发送订单截图,班主任将在训练营开营前邀请学员进入学习群。


你将在群里结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群里相互鼓励、交流、分享,共同学习成长。助教还将在课程各时间节点提醒你课程上新、发布资料、提交作业,帮助你学习巩固,查漏补缺。


3、作业批改


正课期间将布置一次结课作业,讲师将对代表性作业进行点评,其他符合要求的作业将由南周助教团批改


4、优秀作品发表机会


优秀结课作业有机会刊登在《科幻世界》《科幻立方》上


《科幻世界》是中国科幻文学领域的主要推动者和领军者,也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文学杂志,其每年举办的“银河奖”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最高奖项;


《科幻立方》是百花文艺出版社旗下的八大期刊之一,以“百花文学奖·科幻文学奖”为依托,通过书刊联动,孵化、培育中国本土科幻文学,彰显科幻动能与人文沉思的交互影响。


7位国内著名科幻作家

世界雨果奖、中国科幻银河奖

华语科幻星云奖得主

从5大版块详细讲解科幻写作的秘笈

独家首发,市面难寻


原价399-629元

预售立减100元!

到手仅需

纯享版299元

训练营版529元

点击下方按钮,订阅课程



更多文学好课

课程答疑 | 写作干货 | 知名作家签名书

欢迎关注“南周书院”

在这里,看见生活,看见自己



(本文为推广信息)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科幻写作 科幻小说 写作课程 想象力 未来探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