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社区 01月13日
数字游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从历史中找到了答案【深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数字游民的生活方式,包括其兴起原因、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如自由的代价、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走向可持续自由和商业化等

🎈数字游民是通过互联网远程工作支持旅居生活的人群,但多数人收入不稳定

🌐存在「自由意志等分线」,企业压迫导致部分人选择成为数字游民

💪数字游民需完成个人「商业化」进程,实现从自由到秩序的转变

📚推荐数字游民实现商业化的资源、步骤及计划

木东 2025-01-13 11:58 云南

愿你在历史的下一页写下属于自己的答案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抛开通勤和朝九晚五的束缚,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木东曾无数次问自己这个问题,直到2020年5月,我终于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裸辞,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当时的我,心中有无限的期待:


不用每天对着固定的办公室,同样可以工作;

不用受限于一座城市,同样可以生活;

不用迎合规则,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那种畅快的感觉,仿佛终于从一成不变的循环中解脱了出来。


然而,四年的自由职业生涯教会我一个残酷的事实:


自由从来不是免费的,它的成本就是持续的迷茫与不安



今年四月,我偶然加入了数字游民的群体,成了一名「圈内人」。


从杭州 Q*Space 到大理 NCC 社区,我目睹了这个群体的独特文化,也感受到了它的挣扎与蜕变。


数字游民,看似是一种自由的生活方式,但它真的是一场「理想国」的实践吗?


还是,它其实是一场社会现象的大潮,一个现代人的自救手段?


在 NCC 社区的日子里,我开始从一个更深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就像每一位追寻生命意义的人都要回答的哲学三问:「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数字游民这个新兴的群体,又将如何回答这些问题?


我想,这或许不仅仅是数字游民们的问题,也是我们所有人都需要面对的难题。


这篇文章,便是我的一点心得。


如果你正在向往数字游民的生活,或者已经身处其中,但对未来感到茫然,我希望它能带给你一丝灵感。



01.心理学也不想承担社会学的责任




当我们提到「数字游民」时,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一个穿着随意的人,手捧咖啡,在海边或山间对着笔记本电脑工作,仿佛兼具了自由与收入的双重幸福。


但这种表面光鲜的画面背后,隐藏的却是许多人不愿直视的真相。


数字游民,顾名思义,是通过互联网远程工作,支持自己旅居生活的人群。


从定义上看,这是现代技术赋予个人自由的一种新可能。


然而,在实际数据面前,理想主义的滤镜可能需要被揭开。


根据一些数字游民社区的调研,只有 30% 的人拥有稳定收入,而 70% 则处于收入不确定甚至无收入状态


换句话说,那些在小红书上展示的自由生活,可能更多是演给观众看的表演。


现实中的数字游民,有的是辞职后短暂体验的“GapYear玩家”,有的是通过积蓄或家庭支持维持生活,还有一些则是辞职、刚毕业的年轻人,用短期自由换取长期的不确定性。


当然,这都不重要,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都 2025 年了,不工作也不会饿死。


用收入作为标签来区分一个群体显得“爹味”太浓了。



所以,到底什么是「数字游民」呢?


之前看过一句话,特别戳中我,叫做「心理学也不想承担社会学的责任」


这是数字游民崛起的真实写照: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当下的社会中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定位,于是用数字游民这种身份标签,来完成一种心理上的自救。


数字游民的“火热”,并非技术推动,而是社会压力的出口。


过去,年轻人被鼓励适应体制、融入主流社会;


但当社会结构不再能吸纳新一代的多样化需求时,“逃离”便成了一种可能。


正如那句口号「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选择成为数字游民,不仅仅是对现状的反抗,更是一种对未来的主动试探——哪怕这种试探充满不确定性。



02.自由意志等分线




当年轻人逐渐脱离传统的企业框架,转而投身于数字游民的生活方式时,我们不禁要问:


这一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逻辑?是追求自由的勇敢冒险,还是环境逼迫下的无奈选择?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或许可以从历史中得到启示。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关系一直是一幅精彩的画卷。


长城,这道中国最伟大的建筑,不仅是物理上的屏障,其实也是生活方式的分界线。


它恰好位于中国的「400毫米等降水线」处,这条线将“可以耕种”与“只能放牧”划分得泾渭分明。


然而,随着历史中「小冰河期」的降临,气候恶化使得400毫米线不断南移。


对于依赖草场生存的游牧民族而言,生存环境的恶化让他们不得不被迫离开家园,南下寻找新的资源,于是,与农耕民族的摩擦随之而生。


回到当下的社会情境中,我们不禁思考,是否也存在一条类似的 “等降水线”,划分着“传统企业人”和“数字游民”的生活方式?


我将其称之为「自由意志等分线」——一条隐形但真实存在的分界线。



企业的经济运转逻辑和个体的自由需求之间,总是存在冲突。


一旦世界「经济形势下行」或「金融危机」,这种冲突尤为显著。


因为当经济遇冷时,企业会优先选择自保。


这种自保往往是以压榨个体为代价的——加班成为常态,绩效考核的要求无止境,个体的创新空间被压缩。


这种企业式压迫实际是在剥夺人们的「自由意志」


而对于那些试图捍卫自我价值和自由选择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深重的压迫。


这部分人不再愿意忍受,他们开始反思:


我的时间属于谁?我的人生是否只能围绕着工作打拼?


答案是否定的。


他们开始寻找出口,寻找一种不需要被束缚的生活方式。


于是,“数字游民”出现了。


他们就像历史上被环境逼迫的游牧民族,不是出于主动选择,而是被迫离开企业的轨道,走向自由迁徙的旷野。


当剥开了自由的外衣,展现血淋淋的现实时,我们不得不思考:


当个体的自由需求不断碰撞社会经济的运行规律时,最终的平衡点究竟在哪里?数字游民们又该何去何从?



03.走向「可持续的自由




如果我们继续把目光投向中国的历史,不难发现一个事实:


游牧民族若想崛起并延续其辉煌,「汉化」是几乎绕不开的道路。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完成了从松散的部落联合体到统一的王朝国家的转变。


这种转变,并非仅仅是文化上的妥协,而是一种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无论是匈奴、鲜卑,还是契丹、女真、蒙古,他们都经历了从「自由放牧」到「制度化」的进化历程。


这些历史镜像,恰如今日数字游民的未来缩影。



在现代社会中,数字游民以其随处办公的自由姿态,被许多人视为逃离主流社会的象征。


但这种理想化的自由,是否能够长久维系?


数字游民的最终归属,是否亦需完成个人的 「商业化」 进程,从而实现更为顺畅且深入地融入社会呢?


数字游民的生存之道,或许正如历史上的游牧民族,不得不面对从“个体自由”到“商业化整合”的路径选择。



在当下的社会格局中,「一人公司」、「超级个体」的兴起似乎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颇具启示性的答案。


随着AI技术的发展,个体的力量得以在商业领域中将被无限放大。


他们凭借自身独特的技能与创意,借助互联网平台,逐渐有能力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商业小天地。


数字游民的未来,也许并非是一场无尽的浪迹天涯,而是一种有方向、有目标的商业化蜕变。


他们将从「漂泊者」转变为「创造者」,在商业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位置。


这一过程恰似游牧民族的 「汉化」 历程,是一种从相对松散、自由随性的状态向更为有序、系统且具有强大内生动力的模式转变。


从自由到秩序,从个人到协作,从随性到赋能。


不仅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将这种灵活性与创造力注入更广阔的社会生态,让自由的价值真正得以延续与放大。



自由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数字游民从哪里来?来自对自由的向往。


数字游民到哪里去?走向个人商业化的道路。


未来属于谁?属于那些既能保持自由之心,又能拥抱商业之道的人。



04.数字游民「商业化」计划




数字游民,这个以自由为旗帜的群体,表面上散发着无拘无束的魅力,实则面临着无法回避的困境:


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和商业化路径,许多人在自由与焦虑之间摇摆。


想要从「散沙式的自由」走向「可持续的商业化自由」,数字游民需要打破独行者的幻想,拥抱一种新的“自救计划”。


游牧民族的汉化进程告诉我们,任何成功的蜕变都离不开外部力量的助推。


比如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世家大族,就对北魏的制度建设和汉化改革有重要贡献。


同样,数字游民的商业化并非孤军奋战,而是需要找到能够为自己赋能的资源与社群。


下面推荐木东在探索可持续自由之路上获得的资源和帮助。


    书籍:

    《定位》:教你如何在拥挤的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位置,记住:定位不对,努力白费。


    《在家就能读 MBA》:为个体提供商业思维的基本框架,立省20万学费。


    《纳瓦尔宝典》:将自己产品化,让热爱变成终身事业,帮我指明道路的神书。


    社群:

    生财有术:想在要互联网上创业赚钱,这是一个绕不开的社群,海量的商业知识加上每隔几月的“航海”实战,几十个赚钱项目让你可以实现任何低成本试错。


    KOL:

木东推荐的商业化步骤:



数字游民的未来,不在于简单的做自己,而在于让自己被需要


通过借助资源、实现商业化变现路径,你将不仅实现自由,还能让自由变得可持续、可复制。


请记住,商业化并非束缚自由,而是让你的自由更有意义。


每一次精进,都是为你的未来赋能;每一个变现的尝试,都是让梦想更接近现实的过程。



05.未来的畅想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演进,历经岁月的洗礼,最终相互融合。


其原本鲜明的身份特征渐渐模糊,终至消失于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


反照当下,数字游民与传统企业人这两大群体,在AI浪潮汹涌澎湃、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是否也会踏上相似的命运轨迹呢?


我相信,未来属于那些能在变化中找到平衡,在自由中坚持秩序的人。


每一步都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冒险,但正是这些未知,让生活如此值得期待。


愿你珍惜当下,主动去拥抱变化。


将自由与责任并肩而行,在历史的下一页写下属于自己的答案。


————





想丰富旅居生活/寻求远程机会/结识更多数字游民,添加下方微信,秒通过,回复【入群】秒拉群?



春节期间,NCC会联动大理其他社区整活,欢迎来共居共创&串门?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数字游民 自由意志 商业化 社会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