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13日
如何度过这段“青黄不接”的窗口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分析了当前A股市场处于“青黄不接”的窗口期,指出政策和基本面反转尚待验证,市场受预期和现实轮流主导。文章建议短期内采取“哑铃型”配置策略,关注AI、新质生产力等高弹性方向和类债红利等大盘价值方向。展望3、4月份,市场或将转向盈利驱动,届时将是观察内需顺周期和困境反转资产表现的重要窗口。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不同阶段的配置策略,包括两会前和两会后的关注重点,并对相关行业进行了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清晰的投资思路。

💡当前市场处于“青黄不接”窗口期,政策宽松预期减弱,基本面改善尚需验证,叠加外部不确定性,市场波动性增加。

⚖️短期内建议采取“哑铃型”配置策略,一端关注AI、新质生产力等高弹性方向,另一端配置类债红利等大盘价值股,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3、4月份是市场能否转向盈利驱动的关键窗口,届时将验证内需顺周期资产和困境反转类资产的表现,并可能出现新的投资主线。

🚀两会前,关注新质生产力及并购重组机会,两会后,关注内需顺周期和服务消费,以及受益于化债政策的建筑地产链龙头。

🏭产业周期角度,关注供给格局优化的先进制造业,如新能源、军工等领域,这些行业在经历出清后,有望迎来产能利用率的修复和竞争格局的优化。

3、4月份将是行情能否转向盈利驱动的重要观察窗口

一、如何度过这段“青黄不接”的窗口期?


12月下旬以来,我们已经提示阶段性行情进入到一个“青黄不接”的窗口期。一方面是政治局会议、经济工作会议陆续召开后,博弈政策宽松、风险偏好抬升的窗口过去,而等待前期政策逐步见效需要时间。另一方面,1月20日特朗普上台在即,以及年报业绩预告披露窗口临近,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提前演绎也对市场情绪带来扰动。

而近期,国内12月PMI边际回落、通胀维持低位等指向经济修复依然需要更大力度、更持久的政策部署配合拉动,海外美国12月非农数据大超预期、且失业率低于预期,美联储年内降息的门槛再次提高,美元、美债利率大幅攀升,也给全球风险资产和流动性带来冲击。“青黄不接”的窗口期仍在继续。

那么行至当下,如何度过这段“青黄不接”的窗口期?一方面是AI、小盘主题等高弹性方向,另一方面是类债红利等大盘价值方向。2024年9月底以来,政策反转、但基本面反转尚待验证,指数与行业的表现同基本面关联度较低,市场主要基于流动性与估值修复逻辑进行赔率交易。结构上,风险偏好抬升时聚焦小盘,风险偏好收缩是又切向红利。后续来看,1-2月仍处于数据和政策的空窗期,基本面改善预期尚待验证,叠加特朗普上台以及年报业绩预告的扰动,短期内市场仍将处于预期与现实轮流主导的状态,风格上维持AI、小盘主题等高弹性方向+类债红利等大盘价值的“哑铃型”配置。再往后,随着岁末年初的不确定性逐渐释放,则可以开始立足逆向思维进行布局。


二、3、4月份将是行情能否转向盈利驱动的重要观察窗口


中长期维度,行情得以持续最终仍需要盈利支撑,届时市场审美也将从估值驱动回归盈利驱动。参考历史经验,除了2015年的水牛行情,历史上的牛市大多都需要盈利与估值共振,行情才能够持续。并且牛市初期反弹过后,以高ROE/ROA/ROIC、高每股现金流、高净利润增速/营收增速等为代表的高胜率资产脱颖而出,成为市场新的中长期维度下的共识方向。

本轮来看,3、4月份或是行情能否转向盈利驱动的重要观察窗口。该阶段,不仅是市场依据政策信号和基本面验证、重新选择方向的重要时点,也是评估内需顺周期资产和困境反转类资产能否占优的重要验证窗口:


三、沿着预期与现实演绎的节奏,结构如何配置?


(一)两会前,整体仍偏向“哑铃型”风格

1、“哑铃”的一端:关注AI、新质生产力与并购重组

新质生产力领域是长期促进经济动能切换和短期托底政策的发力结合点。尤其是特朗普就任后带来对华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自主可控的必要性再度提升,且与国内新质生产力发展耦合,财政预算有望进一步向“安全”主线倾斜。一方面,国内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恰好与国内卡脖子技术的关键领域不谋而合,自主可控既是大国博弈背景下的战略手段,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2025年财政加力信号明确,后续有望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支持科技创新、产业链安全等战略重要性较高的方向,助力高质量自主可控。

重点关注AI、半导体、信创、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方向。

并购重组方面,作为本轮政策重点支持的资源配置途径,正在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投资机遇。梳理今年以来并购重组的代表性案例,同时结合地方政府最新政策以及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对并购重组方向提出的具体要求,我们认为后续对于并购重组可以重点关注三条选股思路:未上市优质资产注入、同行业资源整合以及培育新质生产力。

2、“哑铃”的另一端:类债红利做底仓,消费与周期红利等基本面线索清晰再增强配置

我们将红利资产划分为类债红利(电力、交运、运营商、银行等)、周期红利(煤炭、钢铁等)和消费红利(纺服、汽车、家电等),其中周期和消费红利兼具红利和顺周期属性,行业景气度与基本面对股价影响相对显著,而类债红利基本面稳定性更强、波动率更低,更适合作为底仓品种配置。

短期来看,类债红利仍是目前红利中的主要配置方向。而随着3、4月份基本面线索逐渐清晰,对于消费和周期红利可再择机增强配置,考虑到内需相关的潜在增量政策加持,消费红利可能是更需要重视的方向。

类债红利资产的筛选标准:1)股价与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的近三年相关系数小于-0.8;2)总市值大于100亿;3)股息率大于2%;4)近五年最大回撤小于30%。主要集中在银行、交运、运营商、电力等行业。

(二)3、4月份后,择机提升对内需顺周期和困境反转行业的关注

经济周期角度,内需顺周期本轮是基本面反转的重要方向之一。2025年外需受潜在新增关税扰动,经济增长更需内需接力。而扩内需作为本轮政策组合拳发力重点,政策力度有望在两会期间得到进一步明确,也是最受益于政策定调和复苏预期的方向。

产业周期角度,供给格局优化的先进制造业是本轮基本面反转的另一重要方向。寻找过去几年产能扩张已显著放缓、出清相对充分、2025年产能利用率大概率迎来修复拐点的行业,同时配合兼并重组,行业竞争格局有望加速优化,产业反转线索有望在年报和一季报进一步得到明确。重点关注新能源、军工等先进制造业龙头

风险提示

经济数据波动,政策宽松低于预期,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等。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兴业证券2025年1月12日研究报告《如何度过这段“青黄不接”的窗口?——A股策略展望》

报告分析师 :

张启尧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1080005

胡思雨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1110003

张勋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0070004

吴峰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0120002

杨震宇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0120002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青黄不接 哑铃型配置 盈利驱动 新质生产力 内需顺周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