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1月13日
[人 才] 杨波:“焊疤是我最好的勋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杨波17岁入行,成为焊接特级技师,解决众多焊接难题。他勤学苦练,掌握多种焊接技术,参与重点项目,还不断学习,获得多项资格证并编写工法。他积极培养青年技工,成立工作室,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杨波17岁成为焊工,苦练掌握多种技术

🎖️解决百余个重大焊接难题,获诸多荣誉

📚不断学习,掌握多领域知识,获多项资格

👨‍🏫培养青年技工,成立工作室并取得成果

杨波(前)在施工现场指导青年焊工作业。受访者供图

【高技能人才】

◎本报记者 王姗姗

    “焊接不只是简单拼接,更是艺术创作。”2024年12月31日,重庆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焊接特级技师杨波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杨波17岁入行,如今成为特级技师,“专治”各种焊接方面的“疑难杂症”。凭借高超技艺,杨波解决了百余个重大焊接难题,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

    前不久,全国总工会公布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名单,杨波名列其中。

    “除了勤学苦练,别无选择”

    1986年,杨波进入重庆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一名焊工。

    工作中,杨波认真记下师傅教授的焊接技法,用过的笔记本摞起来近1米高。下班后,他就在废料上练习焊接,即使皮肤被飞溅的焊花灼伤,他手里的焊枪也没有一丝晃动。“那时,我是个‘小白’,什么都不会。除了勤学苦练,别无选择。”他回忆。

    经过日复一日的练习,杨波熟练掌握了手工电弧焊、氩弧焊等10余项焊接技术。家人心疼杨波手上、胳膊上烫出疤痕,他却说:“干焊工这行哪有不被烫伤的。焊疤是我最好的勋章。”

    此后,杨波参与了50余个重点建设项目,攻克了20余个焊接技术难题,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4000余万元。

    “不能只会操作焊枪,还需掌握其他知识”

    “管道内外焊接口摸起来很光滑,看着就让人愉悦。”杨波拿起一份焊接样品对记者说,输送高压氧气的管道多由镍及镍合金材料制成,在焊接时要让焊缝内壁与母材管道内壁一样平滑,减少管内气体摩擦,确保输送安全。

    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大部分由有色金属材料制成的管道焊缝高度要在1毫米至3毫米之间。而杨波对自己的要求高于国家标准——焊缝高度要控制在2毫米之内,管内平滑、不可有内凹或焊瘤。

    杨波并不满足于高质量完成焊接工作。“焊工不能只会操作焊枪,还需掌握其他知识。”他说,“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要想不被落下,就要不断学习。我们要熟练运用化学、光学、材料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努力成为知识型劳动者。”

    通过不断学习,杨波获得了美国金属协会等世界七大船级社颁发的技能资格证,还两次协助编写国家级工法,编制35个重点项目焊接技术专项方案,担任两部高技能人才培训教材的主编。

    “要抓紧时间,将技艺传给年轻人”

    在青年技工杨洋眼中,师傅杨波是青年人的领路人。杨波不仅毫无保留地向年轻人传授焊接技术,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技术攻关。“我要抓紧时间,将技艺传给年轻人,让更多青年人相信‘技能成才’不是一句空话。”杨波说。

    如今,年过五旬的杨波仍和青年技工们一起奔波于施工一线。他还走进偏远地区的厂矿企业,宣讲劳模工匠先进事迹,激发青年技工的劳动热情与奋斗精神。

    2011年,杨波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此后,在杨波的带领下,工作室逐步成为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重庆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示范工作室以及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筑设备安装专业)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其间,他还建立了人才培养和技能创新机制,培养了53名青年技工,其中12人获评高级技师职称,5人获得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

    “技能人才是支撑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杨波说,“我将继续投身技能人才培养事业,为建设制造强国注入青春力量。”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杨波 焊接技术 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