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 - 最热文章 01月12日
中美利差,汇率与货币的核心症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分析了24年底国债利率下行及中美利差扩大对资本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指出过去三年央行货币政策宽松,但因美元回报率高,跨境资金大量流出,导致权益市场流动性改善有限。文章认为,解决此困境需提高国内回报率预期,引导流动性向风险资产转移,并强调单靠货币政策不足,需财政政策支持。短期扩大财政赤字可改善预期,但需注意财政结构,避免压低长期回报率。政策重心转向消费端有利于长期预期改善,预计后续财政政策将扩大需求端支持力度。

📉24年底,中国国债利率大幅下行,与美债利率上升形成对比,导致中美利差扩大至历史高位,引发跨境资金流出,对资本市场流动性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过去三年,尽管央行货币政策宽松,但由于美元回报率高企,大量跨境资金流向债市和高息美元资产,使得权益市场流动性改善有限,同时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利差风险和利率风险。

💡解决当前困境的关键在于提高国内名义价格走势和实体部门回报率预期,引导流动性向风险资产转移。这需要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且财政政策重心需转向消费端,扩大需求端支持范围和力度,以支持居民消费和人力资本再生产。

24年底银行间流动性宽裕及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预期驱动了国债利率的大幅下行,结合美债利率的上升,中美利差扩大到历史高位3%左右。如我们前期分析,中美利差扩大结合跨境资金年初季节性流出对资本市场流动性产生了较大影响,2021年中美利差趋势逆转,万得全A指数1月开门红现象基本消失。

过去三年来看,无论看债市和加权贷款利率下行幅度,还是看总量信用供给超出实体需求程度,央行货币政策已经非常宽松。但对资产和权益市场而言,由于美元回报率的高企,跨境资金流出量占到增量资产流动性的30%左右、增量社融的10%左右(参考《跨境流动性跟踪框架介绍》)。过去三年,货币当局面临如下的两难:货币宽松加剧中美利差扩大,增量资产流动性主要向债市和高息美元资产流动,汇率的表现也强化了这一趋势,权益市场的流动性改善有限,金融市场的利差风险和利率风险同时上升。

解决这一两难困境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国内名义价格走势和实体部门回报率预期,从而将流动性向风险资产引导。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单独依靠货币是不够的(过去三年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也需要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短期来看,通过明显扩大财政赤字可以改善价格走势预期,但如果增量财政结构主要依赖政府项目投资的方式,增加的产能虽然会提升当期资本回报率但会继续压低长期回报率预期,对长期资本吸引力可能不足。

因此本轮政策重心向消费端转移有利于长期预期的改善,资本市场对此也有明显反应。我们预计后续财政将更大力度指向需求端,且考虑到居民需求函数中局部需求的有限性和边际效果递减,预计后续财政政策会扩大需求端支持范围和力度以支持居民消费和人力资本再生产。

作者:倪军团队,来源:倪军金融与流动性研究,原文标题:《中美利差,汇率与货币的核心症结-银行投资观察 20250112》,内容有删减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美利差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跨境资金 流动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