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初学者 01月12日
喜大普奔!多个省份取消“应届生身份”限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多地人社部门发文调整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取消对应届生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等限制,旨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期以来,应届生身份被视为就业“金字招牌”,享有诸多政策优惠,但也导致部分毕业生为保留身份而选择慢就业,甚至延毕。专家学者呼吁淡化应届生身份,为所有毕业生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此举为年轻人提供更多试错机会,鼓励他们边工作边备考,探索职业发展,体现了对青年群体就业问题的关注。

🎉多地人社部门发文,调整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认定标准,不再限制是否有工作经历或缴纳社保等,此举旨在为毕业生提供更宽松的就业环境。

💼应届生身份曾被视为就业“金字招牌”,享有诸多政策优惠和岗位倾斜,如公务员考试和国企招聘对应届生有较大倾斜。

🤔然而,应届生身份的限制也导致部分毕业生为保留身份而选择缓就业、慢就业,甚至延毕,反而降低了就业意愿和积极性。

🌱专家学者呼吁淡化甚至取消应届生身份,为所有高校毕业生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鼓励年轻人边工作边备考,探索职业发展。

2025-01-12 11:01 浙江




来源:软科综合整理   编辑:学妹

又一省份,将取消应届生身份限制!

1月2日,四川省人社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就业领域改革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针对招聘领域提出了较为重要的调整,明确要求,按照统一部署,取消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认定限制,调整机关公招年龄上限;支持事业单位适当放宽招聘年龄条件;鼓励企业放宽用工年龄限制。

此前,山东、广西、贵州、湖南等多地人社部门发文,调整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认定标准,明确在省内事业编等用人单位招聘中,不对其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等作限制,仍可按照应届生身份报考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应届生身份逐渐松绑和淡化正成为趋势。


“应届生福利”,有多香?

每年毕业季,“建议大家珍惜应届生身份”的话题都会冲上热搜,应届生身份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一直以来,“应届生身份”在就业市场和考公中被视为一块有力的“金字招牌”,享有诸多政策优惠和岗位倾斜。比如,在公务员考试中,很多岗位都仅招录应届毕业生。2024年,国考计划招录3.96万人,设置了2.6万个岗位计划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

除了公务员考试以外,近年来不少企事业单位招聘正向应届生倾斜,其中,国企招聘高校毕业生力度之大最为显著

据国务院国资委公开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国企招录高校毕业生超过76万人、同比增长23.4%,央企招录36.8万人、同比增长23.9%。今年7月,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延续实施国有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增人增资等政策,并将政策期限一次性延长2年,稳定就业预期。

四川、河南等省也出台政策,政策鼓励国企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河南省人社厅、教育厅等部门在8月9日共同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国有企业招收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通知》,强调国有企业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要保持一定比例,招收2024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原则上不低于2023届招收人数

图源: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此外,无论是央企、世界500强还是互联网大厂,基本上都设有只面向应届生的校园招聘,对于应届生求职来说,相比于难度更大的社招,参加校园招聘是进入一些知名企业的最优选择。

在落户限制上,应届生屡获援助,有的城市甚至开启了“绿色通道”吸引优秀应届毕业生。以上海为例,博士应届生,各研究所、各高校硕士应届生,清北复交同济和华师大等高校本科应届生均可以直接落户。

放宽标准,为就业“松绑”

然而,“应届生”身份既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羁绊”。

由于“交了社保就不算应届生”等不成文规定,许多毕业生对于首次就业格外谨慎。有不少志在考公考编的同学不敢工作,宁愿选择缓就业、慢就业以报考应届生专设岗位;有为保应届生身份选择不签订劳动合同或缴纳社保的;更有已经工作的往届生为了考公,不得不考研来重拾应届生身份“曲线救国”。

据智联招聘2024年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应届生慢就业的比重已达19.1%;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七成受访学生身边有同学主动延毕,超过四成同学延毕就是为了保留应届生身份

图源:小红书

原本对应届毕业生身份认定的初衷,是为找不准方向、尚未落实工作的学生,营造一个接轨社会的“缓冲期”。可眼下,这种身份性限制为求职者的“社会时钟”戴上了镣铐,一旦考公考编没有上岸,转去就业市场重新求职的大学生们,将要面对更残酷的竞争——两年的空档期叠加工作经验为零,让他们的竞争力处于更加弱势的一方。

种种现实困境都说明,以往的应届生身份制度,已经失去其在某些场景中的保障意义,限制降低了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对其进行调整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呼吁淡化甚至取消应届生身份,给所有高校毕业生平等的就业机会。

2022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胡卫提出,从短期看,可将高校毕业生择业期适当予以延长。从长期看,要逐步取消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政策,也要打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对招聘对象所作的应届生身份限制,从根本上改革已经过时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升学、劳动及人事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曾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吕建也建议,优化应届生身份定义,缓解“慢就业”,“无论是否签订过劳动合同或缴纳过社保,均属于应届毕业生身份,在重新就业时享受应届生相关待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应当逐步淡化应届生身份的标签,不要强调应届生身份,而是关注青年人群体就业的问题,认同、支持年轻人的个性化发展,看能力不看毕业时间,为所有年轻人创造平等的就业竞争环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则提到,当前就业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光是应届生压力大,往届生也有就业压力。严格地区分应届生和往届生事实上会造成就业不公平,“不管是哪一类学生,存在的都是能不能就业的问题”

多个省份放宽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给年轻人提供了更多试错机会,有助于让大学生不必再害怕失去应届生身份,不用在考公考编失败后死磕脱产二战、三战,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备考,也能在职场生涯起步阶段,放开手脚探索尝试,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职业甚至事业。

往期精彩回顾





请备注:”昵称-学校/公司-研究方向“,例如:”张小明-浙大-CV“加群。

也可以加入机器学习交流qq群772479961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应届生身份 就业政策 高校毕业生 慢就业 人才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