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1月10日
国发集团拟增持苏州银行,至少3亿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5年初,多家上市银行迎来股东增持,显示出投资者对银行股的信心。苏州银行大股东国发集团计划增持不低于3亿元股份,此前已多次增持。今年以来,已有四家上市银行获股东增持或计划增持,包括光大银行和多家港股银行。这反映了市场对银行股低估值、高股息的认可。分析认为,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正在积累,且银行板块对稳健价值型投资者仍具吸引力。部分银行通过可转债转股方式增持,进一步增厚资本。

🏦多家上市银行年初获股东增持,表明投资者对银行股的信心增强,其中苏州银行的股东国发集团计划在未来六个月内增持不低于3亿元的股份,此前该集团已多次增持。

📈 银行股的投资价值受到市场认可,主要原因是其低估值和高股息率。从2024年全年来看,银行股在A股市场涨幅领先,一些银行股股价创下历史新高。

💰 部分银行股东通过可转债转股的方式增持,例如南京银行的主要股东通过二级市场和可转债转股的方式累计增持超过70亿元股份,成都银行也决定行使可转债的提前赎回权,这有助于增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 银行板块整体经营稳健,利润与资产保持扩张,不良率维持低位,拨备覆盖率维持高位,资产质量良好。同时,市场对银行经营业绩触底有一定预期。

💹 银行股估值仍有修复空间,但银行间分化明显,经营能力不同的银行之间表现差异较大。在市场短期波动加大时,部分投资者倾向于增加银行股配置。

2025年伊始,又有多家上市银行获股东增持。

1月8日,苏州银行(002966.SZ)公告称,公司大股东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发集团”)基于对该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计划自2025年1月14日起6个月内,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或购买可转债转股的方式,合计增持不少于3亿元公司股份。

今年以来,以险资、股东为主的投资者对于银行股的热情依旧不减。据统计,开年仅9天,已有4家上市银行获股东增持或股东计划未来增持。

在业内人士看来,从去年全年来看,低估值、高股息的银行股在A股市场涨幅领先,多只银行股股价创出历史新高,表明银行股投资价值受到市场资金认可。展望2025年,宏观政策更加积极,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将持续积累。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周茂华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整体看,当前商业银行利润与资产保持扩张,不良率维持低位、拨备覆盖率维持高位,资产质量保持良好,银行业经营保持稳健。目前,市场对银行经营业绩触底有一定预期。同时,银行板块整体低估值、高股息率,对于稳健价值型投资者仍具吸引力。

国资大股东半年内增持超1亿股

国发集团频频出手增持苏州银行。

据苏州银行公告,2019年8月2日至2025年1月8日,国发集团因大宗交易增持、无偿划转、可转债转股被动稀释等原因,持股比例由9%提升至14%,累计权益变动达5%。

其中,2024年9月19日至2025年1月8日,国发集团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1.04亿股苏州银行股份。Wind数据显示,上述时间段内,苏州银行股价累计涨幅21.23%,按照区间股票均价来算,国发集团此轮增持耗资超过7.6亿元。

国发集团在公告中表示,本次权益变动的目的和原因是为响应苏州市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要求,并基于对苏州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进一步聚焦金融主责主业,增加国发集团金融资产规模比重。

国发集团还计划自2025年1月14日起6个月内,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或购买可转债转股的方式,合计增持不少于3亿元人民币。除此之外,截至1月8日,国发集团暂无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苏州银行股份或处置已拥有权益的股份的其他计划。

申万宏源证券研报认为,提升国资股东占比、巩固大股东基本盘对苏州银行而言较为重要,也是更为必要的,预计短期内第一大股东目标持股比例有望逐步提升至15%以上。

时代周报记者联系苏州银行相关人士,未获置评。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银行1月8日公告,该行股票自2024年12月12日至2025年1月8日的19个交易日中已有1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不低于“苏行转债”当期转股价格6.19元/股的130%,即8.05元/股。

若在未来11个交易日内有5个交易日苏州银行股票收盘价不低于8.05元/股,便将触发“苏行转债”的有条件赎回条款。届时根据相关约定,苏州银行有权决定按照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的价格赎回全部或部分未转股的转债。

苏州银行于2021年4月份公开发行了50亿元“苏行转债”,期限为6年,截至2024年12月31日,“苏行转债”尚未转股的金额为39.50亿元,占发行总量的79.00%。

申万宏源证券研报认为,苏州银行于2021 年发行可转债,旨在为后续展业预留空间。截至1 月8 日,尚有39 亿转债尚待转股,若全部转股可增厚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上市银行开年频获增持

事实上,借道可转债转股的方式增持上市银行的案例并不少见。

南京银行此前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曾表示,2024 年度,法国巴黎银行(含 QFII)、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含江苏云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东部机场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等主要股东通过二级市场和可转债转股的方式,累计增持南京银行股份超过 70 亿元。

2024年12月18日,成都银行公告称,该行董事会通过相关议案,决定行使公司可转债的提前赎回权,按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的价格赎回于赎回登记日收盘后全部未转股的“成银转债”。成都银行也将成为继江苏银行后,第二家完成可转债强制赎回的银行股。Wind数据显示,2024年12月18日,“成银转债”未转股比例为28.32%。截至今年1月9日,“成银转债”未转股比例已降至4.08%。

不过,对于大多数银行股东来说,在二级市场增持更为普遍。今年以来,包括苏州银行在内,已有4家上市银行获股东增持或股东计划未来增持。

1月7日,光大银行称在符合一定市场条件下,其控股股东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自2024年3月29日至2025年1月7日期间,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增持该行A股股份1.23亿股,累计增持金额为4.03亿元。

港股方面,1月2日,香港交易所披露文件显示,中国平安斥资约7.56亿港元增持工商银行H股约1.55亿股,持股比例由15.84%进一步上升至16.02%;1月3日,平安资管在场内以每股均价4.2257港元增持农业银行H股1652.1万股,涉资约6981.28万港元,增持后,平安资管最新持股数目为15.46亿股,持股比例由4.97%上升至5.03%。

周茂华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当前,银行股估值仍具有修复空间,但由于经营能力不同,银行间分化仍较明显。同时,银行板块整体低估值、高股息率,对于稳健价值型投资者仍具吸引力。另外,在市场出现短期波动加大情况下,部分投资者倾向于增加银行股配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时代财经APP”(ID:tf-app),作者:黄宇昆,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银行股增持 低估值 高股息 可转债 稳健投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