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1月10日
国产食品“混进”俄罗斯商品馆,显眼包还是套路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俄罗斯商品馆在国内遍地开花,引发关注。文章通过实地探访发现,许多所谓的“俄罗斯进口”商品实为国内生产,只是包装上印有俄语和俄罗斯元素。文章分析了俄罗斯的轻工业发展现状,指出其难以支撑如此大规模的食品出口。同时,消费者对俄罗斯的好感和猎奇心理也助长了这种现象。文章提醒消费者要擦亮眼睛,通过查看中文标签、对比俄文信息、以及核对注册编号等方式辨别真伪,避免被不良商家利用。市场监管部门也在加强监管,力求规范市场秩序。

🇷🇺 多数“俄罗斯商品”实为国产:许多俄罗斯商品馆销售的食品包装虽具俄罗斯特色,但产地多为国内,并非真正的俄罗斯进口。

🏭 俄罗斯轻工业发展滞后:俄罗斯轻工业发展相对落后,难以支撑大规模食品出口,这解释了为何许多“进口”商品实为国内生产。

🔎 消费者需谨慎辨别:消费者应仔细查看商品中文标签,核对原产地、注册编号等信息,并使用翻译软件对比俄文标签,避免盲目购买。

🤝 中俄友好关系与猎奇心理:中俄友好关系和消费者对异域商品的好奇心理,是俄罗斯商品馆火爆的原因之一,但应警惕不良商家利用这种心理进行虚假宣传。

👮 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市场监管部门已开始调查无证经营、虚假宣传的“俄罗斯商品馆”,消费者应保持警惕,理性消费。

近日,全食小编的社交媒体被琳琅满目俄罗斯商品刷屏,俄罗斯进口商品馆在这个冬天可谓如雨后春笋般冒头,在各大城市遍地开花。

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内现存俄罗斯商品相关企业3532家,近两年相关企业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12月18日,累计注册841家,已超2023年全年注册量。

网上视频中纷繁的俄罗斯食品,瞬间引起了小编的好奇,正巧小编公司附近商场里就有一家新开业的俄罗斯商品馆,下班后小编火速冲去一探究竟。

“洋装”穿在身,心是中国心

也许是因为还在工作日的晚上,这家俄罗斯商品店的客流量比较少。货架上食品较多,有香肠、饼干、糖果、奶粉、奶酪伏特加等等,小部分为日用品和玩具,有奶酪肥皂、套娃等。

小编观察发现,这家俄罗斯商品店中食品包装,基本都是俄罗斯风格,包装袋上面印着套娃、俄罗斯特色教堂建筑和毛熊等等元素,但产地并不都来自俄罗斯本土。商品清一色的外包装上印满俄语,但商品背面几乎都贴着中文标签或是直接印着中文,标注着商品的配料、成分表、产地等等一系列信息。

小编发现,这家商店中的大部分食品的生产厂商基本都在国内,与宣传的“俄罗斯本土”、“俄罗斯进口”大相径庭。可谓洋装虽然穿在身,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是“中国制造”。

俄罗斯的轻工业发展状况,难以出口如此种类丰富的食品

从俄罗斯对中国进出口状况和俄罗斯轻工业发展状况看,商店里花里胡哨的“进口产品”逻辑似乎并不能站住脚。

根据2024 年 1 月 - 5 月的数据,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矿产品、金属石料制品和农产品占从俄进口全部产品比重分别为 78.1%、7.2% 和 5.9%。同时,能源类在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中占比较大,2024 年上半年,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中约有四分之三是石油、石油产品和天然气。可见,我国进口俄罗斯的产品中,能源和重工业原料占去大头,轻工业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再看俄罗斯本国的轻工业发展状况,我们都知道,在上世纪苏联时期由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导致俄罗斯轻工业发展严重失衡,与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俄罗斯轻工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多数企业还停留在手工半自动阶段,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程度低。近年来,俄罗斯政府虽推出 “新工业化” 政策,试图提升制造业包括轻工业的整体水平,但由于轻工业自身基础薄弱,加上资金、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的制约,短期内实现质的飞跃难度较大,政策效果尚未显著显现。

并且据俄罗斯农业出口公司数据,2024年前十个月,俄罗斯对华贸易出口食品大多是巧克力、糖果糕点等等,根本支撑不起一整个商品超市里各色肉蛋奶等各式各样的食品。

好奇之心人皆有,擦亮眼睛货选对

虽说这些“俄罗斯”商店里卖的大多是国货,但为啥还能这么火爆遍地开花呢?

一方面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中俄双方相互支持,共同反对西方的单边主义,在联合国安理会等国际机构中协调立场,这种政治上的紧密合作给部分中国人留下了俄罗斯是可靠伙伴的印象,从而对俄罗斯有了一层美好的滤镜,由此对俄罗斯商品有所好感愿意花钱购买。小编在店里询问导购时,导购就说:因为中俄关系较好,所以他们也比较容易售卖商品。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这些“俄罗斯进口”食品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这种猎奇、尝鲜心理容易导致消费者在没有充分考虑产品实际需求和性价比的情况下,仅凭一时冲动就做出购买决策。

对邻国有好感这件事情无可厚非,但也要小心提防无良商家利用消费者的这波心理对此收割。

1月8日,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就发文称:已对个别无证无照经营、未备案经营的“俄罗斯商品馆”类店铺予以立案调查,责令停业。同时,对个别店铺宣传为“国家馆”,使消费者误以为具有官方背景,对个别店铺俄罗斯进口商品数量占比过低,也自称为“俄罗斯商品馆”,误导性较强,已立案调查。官方出手,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更要擦亮眼睛。

小编在前文中也有提及,此次探访的俄罗斯商品馆中大部分国产,但也有一部分是俄罗斯进口,那么在鱼龙混杂的商品货架上,作为消费者要如何分辨呢?

首先看进口俄罗斯食品中文标签是否标注原产地(或原产国)。如果中文标签上标明了“原产地(或原产国):俄罗斯”及“境内代理商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说明该食品是进口俄罗斯食品。

其次可以看视频的中文标签是否与俄文对应,这就需要消费者在手机上下载好翻译软件,如果食品标签上的外文与中文没有对应关系,且标示的外文大于相应的汉字,那就要提高警惕。

最后看进口俄罗斯食品中文标签是否标注在华注册编号,在华注册编号是中国海关为每个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赋予的唯一编码。编号为18位,由4位大写字母和14位数字组成,具体格式为:C+3位国家代码+4位产品类别代码+6位日期+4位顺序号‌,由此也可以分辨食品是否合规合法。

结语

总之,面对遍地开花的俄罗斯商品馆,我们既要珍视中俄友好关系带来的贸易契机,也不能盲目轻信商家的宣传噱头。在购买俄罗斯进口食品时,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运用所学的分辨方法,仔细甄别商品的真伪与品质。相信随着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发力,那些妄图浑水摸鱼的商家便无处遁形,俄罗斯商品馆也将真正成为传递俄罗斯优质产品的桥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独特的美味与选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食在线”,作者:百万食饮人都爱看,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俄罗斯商品馆 虚假宣传 消费陷阱 商品辨别 中俄贸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