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1月10日
微信、淘宝都在“送礼”, 或许“要礼物”更有市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淘宝近期上线“送礼”功能,用户可在商品页面选择送礼,通过淘口令和安全口令分享给收礼人,收礼人可修改商品规格并填写地址。此举被视为对微信小店“送礼物”功能的战略跟随。微信“送礼物”依托其社交流量,被视为电商业务的潜在增长点。然而,电商与支付场景不同,微信“送礼物”的挑战在于打通生态内的电商基建。尽管如此,淘宝上线送礼功能,旨在增加用户互动,激活消费群体,并利用其在电商领域的优势,应对微信等平台的竞争,各大巨头都在春节送礼大战中发力。

🎁淘宝推出“送礼”功能,用户可选择商品送礼,并自定义安全口令,通过淘口令分享,收礼人可修改规格并填写地址,此举旨在增加用户互动和消费场景。

📱微信小店也推出“送礼物”功能,并大幅提升推荐权重,与淘宝“送礼”功能相似,但微信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社交流量,被视为电商业务的重要增长点。

🛒淘宝“送礼”功能背后是其成熟的电商生态,包括全面的货盘、支付、物流及售后服务体系,这使其在送礼场景上更具优势,能更好满足用户送礼需求。

🚀微信“送礼物”虽然被看好,但其挑战在于电商基建的完善,以及如何将社交流量转化为实际的电商交易,需要持续投入和优化,但目前动作缓慢。

淘宝很担心,但也不必过度反应。

消息显示,1月8日,淘宝宣布已面向所有用户上线新功能“送礼”。唐辰注意到,淘宝App内,支持该功能的商品页面底部新增“送礼”选项。

目前,可用于“送礼”的商品基本覆盖整个淘宝货盘,能满足多元化的送礼需求,货架形式也更适合用户挑礼物。或许是为鼓励用户尝鲜体验,天猫年货节大促期间,若送礼商品为参与年货节满减活动的商品,单件即可享受85折直降优惠。

根据个人体验,在点击商品页面底部的“送礼”按钮,下单购买礼物后,可自定义四位数的安全口令。随后就可以将安全口令和淘口令发送给收礼方,即为送出礼物。礼物时效为24小时,收礼人在这个期间复制淘口令,在淘宝App内打开,填写收货地址(可选择默认地址),并输入安全口令,即可收下礼物。

此外,在完成收礼物的步骤之前,收礼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更改同一价格商品的不同规格。而且,“淘口令+安全口令”的组合,不仅保障安全,还让淘宝“送礼”不局限于“好友关系链”,还可以通过微信、钉钉、短视频平台私信、短信等方式送给粉丝、同事等。

得益于2024年互联网巨头间的“拆墙”,淘宝“送礼”在微信上实现,消费者在微信内点开淘口令,可以直接唤起H5界面,并在微信端内收下礼物。但体验还是没有微信“送礼”丝滑,这是淘宝在“熟人社交场景”上的短板。

淘宝此举被部分媒体解读是对微信小店的战略跟随。因为半个月前,微信小店官方宣布灰度测试“送礼物”功能,除了珠宝首饰、教育培训类目以及原价高于1万元的商品外,其余微信小店商品将默认支持“送礼物”功能。

根据微信小店的规则,赠送方每次只能给一位朋友赠送一件商品,赠送后不支持转赠给其他朋友。而且一旦送出礼物后,不论朋友是否收下礼物,赠送方在24小时内都无法主动取消赠送或取消订单。若朋友超过24小时未收下礼物,订单将自动取消并退款给赠送方。

有最新消息透露,微信小店“送礼物”功能已经顺利完成灰度测试,已经正式面向用户推出。并且该功能的推荐权重大幅度提升。

目前,微信小店已经将“送礼物”功能提升至商品页Tab栏,与“加入购物车”和“购买”功能并列。这点和淘宝“送礼”的界面设置十分相似。区别于微信“送礼”的“小蓝包”,淘宝“送礼”还是传统喜庆的“小红包”。

唐辰曾在《微信小店上线,腾讯重做电商也不只为了做电商》一文中表示,腾讯手握着友商羡慕不来的社交流量,但多年来,始终没有能跑通其商业路径。

微信小店也就成了腾讯电商“全村的希望”,它将微信生态内分散在各个场景的电商流量串连起来,也就是打通了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搜一搜等多个微信内部场景。通俗点说,微信生态内信息流与商品流,都在微信小店内形成闭环。

这相当于腾讯重新再做电商业务。马化腾更大的野心在于,通过升级视频号电商,也就是微信小店,搭建出新的商业底座,打造微信的“电商生态系统”。

业内普遍观点认为,依托微信强大的社交生态,以及中国传统的节日“送礼”需求,“送礼物”或将成为微信在电商业务上崛起的重要关口。

微信“送礼物”之所以被广泛关注,最重要的价值点在于它的社交流量,微信 电商也成为行业最有价值的洼地,并且很有希望冲出来自成一极。

但微信试图通过“送礼物”分食电商蛋糕,达到微信红包“奇袭”移动支付的效果,并没有那么容易。

首先,电商和支付是两码事,对应的微信“送礼物”和微信红包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场景的产物,前者所需要的资源和专注远超后者。除非腾讯下定决心,不设上限的投入,打通微信生态内的电商基建,“送礼物”才有可能成为抖音短视频内容那类的“核武器”,在已经板结的电商格局中,撬开一块市场。但目前看,微信对电商的期望很高,但动作一直很缓慢,也很佛系。

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关键点:微信太重了。小程序、公众号、视频号等堆加在一起,就是“抖音+微博+图文内容平台+X”的巨型综合体。各类交易场景,已经很难做到纯粹,对用户的打扰,也是在所难免。

其次,过高地预估了“送礼物”的作用。该功能的优势不在交易,而是微信生态以及其社交流量。如果“送礼物”的商品单价过高,那就是定向送礼。除了社交情绪的增益,也就是晒朋友圈或者截图“炫耀”,其对交易的拉动作用并不会太明显。

被多次引用的一组“送礼物”的数据来自抖音,2024年春节活动期间共有73万用户使用该功能,送出84万单礼品,总金额超过4000万元。

换算下来,单个礼品的价格在47元左右,这个门槛已经远远高于微信红包了。

微信红包也更像社交游戏,低门槛低限制,互动性高,社交壁垒的穿透性更强。比如“一分也是爱”的调侃,能吸引更广泛的用户参与。加之支付宝、抖音等平台加入,赋予中国传统意义的红包以科技含义。

在唐辰看来,微信“送礼物”更实际的作用,是充当微信的一个流量或者营销工具,串联起营销、广告、增值等业务。这对碎片化的微信 电商场景来说,更具意义。

一个可以肯定的判断是,微信“送礼物”对淘宝的压力,还远远达不到初代微信红包的强度,但淘宝也不得不防。淘宝开通送礼,最大的意义在于,给商家和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工具,激活更多的消费群体。

淘宝多年来建立起的大促心智,相对应商家也在淘宝上形成了“送礼”的商品和服务能力体系,过节上淘宝买“礼物”是消费者的习惯。根据我掌握的数据,淘宝平台上平均每日有约140万用户搜索送礼相关词条,节假日时点送礼需求更是井喷。

这比微信送礼更具场景价值,背后是更纯粹的货盘和消费生态,还有全面的支付、物流、售前售后等电商基础实施及能力保障。

就在此刻,美团也加入“春节送礼”大战。显然,各大巨头都有自身的业务考量,至于最终效果,还得看用户买不买单。

对于平台来说,还有一个更好的产品功能改进思路,它来自速途网的一位老师:“要礼物”可能比“送礼物”更有市场。

参考资料:

唐辰同学,《微信小店上线,腾讯重做电商也不只为了做电商》

AI蓝媒汇,《 淘宝“送礼”,想要截胡微信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唐辰同学”,作者:唐辰,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淘宝送礼 微信送礼 电商 社交电商 春节送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