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途牛牛头条 01月10日
外資巨頭密集上調中國資產評級,港股、銀行股受青睞,後市將如何演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高盛与汇丰等外资巨头纷纷上调中国资产评级,引发市场关注。高盛上调多家中国银行股评级,汇丰则看好港股,预计恒生国企指数有望上涨。与此同时,南向资金持续涌入港股,显示出市场对中国资产的信心增强。多家机构认为,随着政策支持和经济前景改善,港股有望在2025年迎来反转行情。然而,也有分析指出,下半年港股可能面临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谨慎对待。

🏦高盛上调多家中国银行股评级,包括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及招商银行,并同时上调了这些银行的A股评级,显示出对中国银行业前景的乐观态度。

📈汇丰策略师预计2025年恒生国企指数有望上涨21%,并将香港股市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认为较低的利率、旅游业和房地产行业的复苏将支撑港股。

💰南向资金连续多日大举买入港股,近三天累计净买入近400亿港元,这表明投资者对港股的信心在增强,市场情绪显著回暖。

⚙️高盛还指出,随着中国需求回升和供应恢复,大宗商品表现将改善,并上调了海螺水泥、中国建材和中国铝业的评级,反映了对基建和工业金属领域的看好。

📅多家机构预测2025年港股将迎来反转行情,认为政策端持续发力、海外央行降息等因素将利好港股,但下半年可能面临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谨慎。

来源:券商中国
作者:周乐

外资巨头突然密集上调中国资产评级。

据最新消息,高盛宣布上调多家中国银行股评级,其中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及招商银行。另外,汇丰策略师也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2025年恒生 国企指数 (800100.HK) 有望上涨21%,并将该指数的年底目标位从8610点上调至8800点,将香港股市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

值得注意的是,南向资金正持续大举“扫货”港股,截至1月9日,南向资金已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保持百亿“扫货”规模,近三天累计净买入391.39亿港元。

站在当前时点,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话题或许是,港股后市将如何演绎?

密集宣布:上调

1月9日晚间消息,高盛公司宣布上调多家中国银行股评级,具体来看:

农业银行 (01288.HK) 评级上调至“中性”,目标价4.77港元;将中国农业银行A股评级上调至“中性”,目标价6.06元人民币;

工商银行 (01398.HK) 评级上调至“中性”,目标价5.62港元;将中国工商银行A股评级上调至“中性”,目标价7.56元人民币;

中国银行 (03988.HK) 评级上调至“买进”,目标价4.91港元;将中国银行A股评级上调至“买进”,目标价6.60元人民币;

招商银行 (03968.HK) 评级上调至“买进”,目标价47.36港元;将招商银行A股评级上调至“买进”,目标价49.85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汇丰控股对港交所上市的中国股票持乐观态度,预计这些股票将受益于内地更加“有利的政策言论”以及经济前景的好转。

汇丰策略师Herald van der Linde和Prerna Garg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2025年恒生国企指数有望上涨21%,并将该指数的年底目标位从8610点上调至8800点。同时,他们将中国香港股市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

这一评级上调反映了汇丰对中国香港股市前景的信心。

汇丰策略师表示,较低的利率以及提振旅游业和重振房地产行业的举措将支撑中国香港股市。他们认为,中国内地经济前景有所改善,近期政策基调的转变肯定了政府稳定经济的决心。这对A股市场是个好兆头,而中国香港市场将进一步受益。

另外,高盛还发表研报指出,随着中国需求加速回升或企稳,以及供应有规律地恢复,将支持企业产品定价及利润率回升,相信今年大多数中国大宗商品表现会较去年有所改善。

因此,高盛估计,2025年中国大宗商品需求将普遍下跌3.5%至上升3%,对比2024年为下跌10.2%至上升4.4%,情况有明显改善。其中,工业金属如铜、铝等,预期可受益于政策支持电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增长,以及可再生能源和电网稳健的发展。

高盛还指出,基础设施建设或迎来拐点,地方政府正大规模化债,基建相关大宗商品将因此受益,预期水泥和钢材需求可能会重新恢复稳定,是自2021年以来首次。因此,高盛将海螺水泥 (00914.HK)中国建材 (03323.HK)的评级由“中性”上调至“买入”,中国铝业 (ACHHY.US)的评级由“沽售”上调至“买入”,同时维持对紫金矿业 (02899.HK)的“买入”评级。

后市如何演绎?

市场方面,1月9日,港股三大指数延续震荡,截至收盘, 恒生指数 (800000.HK) 跌0.20%,报收19240.89点; 恒生科技指数 (800700.HK) 涨0.10%,报收4311.54点; 国企指数 (800100.HK) 跌0.17%,报收6978.97点。

值得注意的是,南向资金正持续“扫货”港股,今日成交金额为520.59亿港元,净买入金额约113.63亿港元。其中,沪港股通净流入金额约79.46亿港元,深港股通净流入金额约34.17亿港元。

截至1月9日,南向资金已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保持百亿“扫货”规模,近三天累计净买入391.39亿港元。

站在当前时点,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话题或许是,港股后市将如何演绎?

展望港股后市,国泰君安研究认为,政策端有望在2025年持续发力,港股盈利将继续小幅改善。随着海外央行在2025年持续降息,海内外利差压力缩小,或将进一步扩展政策空间,相关支持性政策有望持续推出,能有效对冲外部压力。综合来看,港股盈利端将在2025年继续小幅改善。

中信证券则认为,自去年9月24日以来,港股的流动性大幅抬升,且风险偏好回暖,市场卖空占比显著回落,均显示港股投资者情绪显著抬升的趋势。即便经历了一波较为强劲上涨,当前港股市场在估值和盈利匹配的维度仍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展现显著的吸引力,并且无论是股权风险溢价还是动态市盈率,当前仍处于适当水平或甚至还在历史低位,后续随着投资者情绪的持续扭转。

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港股市场或迎来反转行情。首先,当前全球维度港股的估值优势非常显著,而我国价格压力导致的收入端问题料也会逐步缓解;其次,2024年前十个月南向已累计流入近6300亿港元,整体中资相对外资的话语权大幅提升,特别是在中小市值板块;最后,在一系列政策逐步落地的背景下,投资者预期有望转向。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李认为,2025年港股将进一步迎来修复。尤其是上半年受益于两会政策部署带来的基本面改善预期以及美联储的进一步降息,港股表现可能更好;而下半年美联储降息可能暂缓,且在特朗普关税逐步落地的背景下,港股或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编辑/rice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国资产 港股 外资评级 南向资金 大宗商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