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天目里一个谈天会(谈天目里会,还有梗),中间随易分享了跳海对社群的一些思考。我跟梁二狗和随易都认识,但还是第一次听跳海的分享,惊讶于他们对内容和体验的敏感那么的好,特别能把一些生活中看似不经意的行为自然的发展为群体的体验,丢纸飞机也好,读诗题字也好,你可以感受到基于社群的共同创造,会带来体验的丰富性和对应内容产品的太多可能性。不一定对,我的思考是,跳海不做重酒饮本身是有道理的,因为用户购买的本质上是体验产品,这个体验产品的sku是近乎无限的,而如果是精酿啤酒,那总归是有限的,特别如果是自有品牌的酒,就很容易进入买卖关系和履约关系里,都会形成对体验产品设计上的一种限制,而只有从各个层面消解掉种种限制,足够的自由,足够的附近,或者跳海说的足够的业余,才能让事件行为自发的百花齐放,这其中的每一放对于有价值洞察的团队来说,就好比是在体验产品库中间研发了一个产品,酝酿到一个合适的时候,或者自然的就地转化,也可以只是轻推一把,总之处理(或不处理)的手感很重要。我也观察到随易很擅长捕捉那些有价值基础的素材,比如天目里团队分享的内容中,有一个艺术家的创作主题叫做《买就是创造》,我本能的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发展的主题,因为一闪而过我没有拍到,但他拍下来了。我跟随易说了这个观察,他说你怎么会观察到这些的,我说我看到一个人是有结构性思维和体系化表达的时候,我第一会很欣赏因为这很难得,第二我相信如果这些真正是他内化的思考,就会在他的一些行为上自然的体现出来,你拍照片的时候,我就理解了为什么跳海可以做可持续的社群活动和内容。另外,我就坐你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