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热帖 01月09日
上海通报47家“俄罗斯商品馆”检查情况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上海多家“俄罗斯商品馆”被曝商品并非全部产自俄罗斯,引发市场监管部门关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开展多轮集中排查整治,检查了多家门店,发现部分商家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等问题。部分门店虽已整改,但仍存在进口商品与国产商品混杂、标签标识不清等情况。监管部门已对无证经营、未备案经营的门店立案调查,并要求商家规范经营,确保商品来源合法,并对不同产地商品进行分区摆放,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上海市监局严查:针对多家“俄罗斯商品馆”商品产地不明问题,市监局展开多轮排查整治,共检查47家门店或展位,并立案6起。

🏷️ 标签乱象:部分商家将国产商品贴上俄语介绍和中文标签,混淆产地,误导消费者。即使部分商家整改后,仍存在标识不清的问题。

🚫 门店整改:部分门店因无法提供官方授权,被责令整改,更换门头为“进出口商品展销”,但店内商品仍存在混杂现象。

⚖️ 监管措施:对于无证无照经营、未备案经营的门店,监管部门已立案调查,责令停业。同时,要求商家提供商品合法来源证明,并对不同产地商品进行分区摆放,确保消费者可辨别。

近期,上海出现多家“俄罗斯商品馆”,但店内商品绝大部分并不是产自俄罗斯。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于2024年12月23日起开展了两轮集中排查整治。

1月8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市范围内再次对“俄罗斯商品馆”门店展开检查,共检查相关门店或展位47家,已立案6起。

上海黄浦区一门店已更换门头为“进出口商品展销”。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8日下午,市监局执法人员来到位于杨浦区控江路上的一家俄罗斯商品馆。据执法人员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该门店此前已接受过一次执法检查。“当时的店名叫‘俄罗斯食品馆’,店内的背景板上打着大大的字‘硬核俄货’,但不少商品的标签上,产地一栏都空着。”

“今天我们再到门店检查,广告版上的‘俄’字都已被贴了起来,店内占比达80%的国产商品,在标签上打上了‘真实’身份。”杨浦区市场监管局四平市场监管所二级主办周琳告诉记者,她手中拿着的是商家提供的商品票据,但要判定是真进口还是假进口,还需要对每个单品一一核对。但她也坦言,这类打着“进口商品”名头的展销,是不是必须所有商品都是进口的,并没有明文规定。

个别无证无照经营、未备案经营的门店,监管部门已予以立案调查,责令停业。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在黄浦区西藏南路上的一家俄罗斯商品馆,情况也基本类似。因为拿不出官方授权,该门店已在第一次检查后,被要求责令整改,店家随即改了门头,现在叫“进出口商品展销”。

据执法人员介绍,店内同样是进口商品和国产商品皆有。“不少商品哪怕是国产,也都会贴一张俄语介绍,一张中文标签,消费者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判定到底是进口还是国产。”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半淞园市场监管所四级主办张澍扬表示,此次检查,重点对关注度比较高的经营主体资质、店招标语宣传、商品来源产地等问题进行了检查。从店方提供的各类材料来看,已有一些整改,但仍容易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已开展了两轮集中排查整治。截至1月8日,上海全市范围内共排查发现47家“俄罗斯商品馆”类店铺,对个别无证无照经营、未备案经营的行为予以立案调查,责令停业。

对个别店铺宣传为“国家馆”,使消费者误以为具有官方背景,对个别店铺俄罗斯进口商品数量占比过低,也自称为“俄罗斯商品馆”,误导性较强,已立案调查。已要求此类店铺做好索证索票,确保商品来源合法正规;不同产地商品的分区摆放,确保标识显著消费者可辨别。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此类店铺的经营情况,加大监管和执法的力度,指导商家规范诚信经营,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俄罗斯商品馆 虚假宣传 市场监管 商品溯源 消费者权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