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01月09日
吃掉全球近九成市场,中国激光雷达,爆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激光雷达产业在经历长期探索后,终于迎来加速发展期。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的交付量均大幅增长,表明市场需求旺盛。激光雷达价格大幅下降,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而非牺牲利润。目前,激光雷达主要应用于智能电动车和机器人领域,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厂商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且在关键零部件领域具有竞争力。随着ADAS渗透率的提高和机器人市场的兴起,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爆炸式增长。行业正处于良性发展闭环中,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 激光雷达产业迎来爆发期,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交付量显著增长,市场需求强劲。

📉 激光雷达价格大幅下降近90%,得益于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同时毛利率持续提升,表明降价并非以牺牲利润为代价。

🚗 激光雷达在智能电动车和机器人领域应用广泛,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15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

🤖 机器人市场是另一爆点,随着Robotaxi成本降低和规模化量产临近,激光雷达需求将同步增长。

🇨🇳 中国厂商在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份额高达88%,并在部分关键零部件领域具有竞争力,如扫描模块和主控芯片。

文 | 市值观察,作者 | 文雨,编辑 | 小市妹

在经历长时间的艰难探索之后,激光雷达产业终于要跨过盈亏平衡点,进入加速发展的全新周期。

奇点已至

2024年12月30日,禾赛科技发布数据,公司12月激光雷达交付量正式突破100000台,并预计2025年激光雷达规划年产能将超过200万台。而在2024Q3,禾赛科技激光雷达季度总交付量才不过134208台,同比大幅增长182.9%,对应单月平均约4.5万台的销量。

对比三、四季度的数据,可以发现公司当下明显已进入加速放量的爆发阶段。

速腾聚创的业绩同样印证了激光雷达的火爆,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激光雷达累计销量达到381900台,同比大增259.6%,其中9月产品总销量约5.91万台,远高于前三季度的平均月度销量,可见速腾聚创也同样处于加速放量期。

成本是决定一个产业能否大规模普及的终极因素,激光雷达销量狂飙的前提是价格已经狂跌。

根据禾赛科技季报的出货量和收入数据,其产品平均单价从2022年Q2的35869元/台大幅下降到2024年Q3的4023元/台,下降幅度接近90%;速腾聚创ADAS激光雷达产品在2020年-2024H1的销售均价分别为 22.5/10/4.3/3.2/2.6千元,相比4年前几乎也下降了近90%。

必须注意的一点是,当下激光雷达降价并非以牺牲企业利润为代价取得的,而是完全凭借技术进步和规模化降本来实现。请看下面这张图:

2022年之后,速腾聚创产品价格持续下探,但毛利率水平是持续向上修复的,到2024年彻底转正,并从一季度的12.3%逐季提升至三季度的17.5%。

禾赛科技也一样,其推出的新一代旗舰级360°远距激光雷达OT128的零部件数量相比上一代减少了66%,核心生产工序所需时间比上一代大幅缩短95%以上,带动成本大幅下滑。根据公司2024年三季度财报公告,公司预计在第四季度将实现2000万美元盈利(GAAP),有望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全年盈利的车载激光雷达企业(NON-GAAP)。

毫无疑问,激光雷达已经越过奇点,相关企业接下来将在规模化降本→产业进程加速→继续规模化降本的良性发展闭环中持续迭代。2024年只不过是刚刚点火,更大的发展还在后面。

潜力无限

目力所及的范围内,激光雷达就有两大确定性机遇,一个是智能电动车,另一个是机器人。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量产激光雷达累计交付量高达100万颗,同比大增两倍,而在三年以前,这个数据大约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

过去激光雷达只有在高端车上配置,如今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盖世汽车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5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激光雷达渗透率已经超过24%,头部新势力品牌的激光雷达平均搭载率更是一度接近60%。由于车企内卷严重,目前国内市场搭载激光雷达车型的甚至已经下探到零跑C10这种售价只有16万元的平民车。

众所周知,20万以下的车型是占比最高的一个细分价格带,激光雷达的触角伸入这个领域意味着打开了一个巨量市场。

Robotaxi是另一个爆点。

在政策、技术、运营多重发力下,Robotaxi的成本正加速与网约车成本拉平,以第六代百度Apollo无人车颐驰06为例,整车成本相较于五代车直接下降60%,目前官方价格仅需20万元左右。Robotaxi的规模化量产就在眼前,作为Robotaxi的标配,激光雷达将同步受益。

按照Frost&Sullivan的预测,中国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渗透率会从2023年的6.3%增长到2030年的87.9%,美国ADAS渗透率有望从2023年的4.9%上升到2030年的69.9%。ADAS的快速渗透将推动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到2030年全球车用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有望增长到872亿美元。

机器人的潜力并不输汽车。

前不久,特斯拉和宇树科技相继更新了各自在机器人领域的突破和跨越,2025年整个行业将正式进入量产阶段。马斯克此前曾断言2040年前世界上至少有100亿个机器人投入使用,即便最终只完成十分之一,这个数据也是惊人的。

1月3日,速腾聚创举办“Hello Robot”2025 AI机器人发布会,发布三款全新数字激光雷达(EM4、E1R和AIRY)以及多款机器人增量零部件,包括Papert 2.0灵巧手、Active Camera融合感知器件、域控制器DC-G1、LA-8000高功率密度电机和力传感器FS-3D。而在此之前,速腾聚创CEO邱纯潮已明确表示2025年公司机器人领域的出货量有望突破六位数。

粗略算下来,电动车+机器人这个无敌组合给激光雷达带来的远期空间至少是千亿美元级别的,整个产业链的狂欢与井喷已近在咫尺。

抓大放小

激光雷达最早起步于北美和欧洲,先后涌现出Velodyne、Luminar、Aeva、Ouster、Valeo、Innoviz、Ibeo等一批领先的激光雷达制造公司。但随着国内在这一领域持续加码,外资企业的地位逐渐被禾赛科技、图达通、速腾科技、大疆览沃等本土品牌取代。

根据YOLE的数据,2023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供应商排名及市占率分别为:

禾赛科技(29%)、速腾聚创(29%)、图达通(21%)、Valeo(10%)、华为(9%)以及其他(2%)。

中国厂商已合计取得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88%的份额。

禾赛科技在美股,速腾聚创在港股,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都并不容易触及,因此相较于中游制造,关注激光雷达的上游可能更有现实意义。具体操作上则应抓大放小,重点聚焦价值占比高、本土企业有竞争力的环节。

拆解激光雷达,其整机一般由发射模块、扫描模块、接收模块和控制模块组成,这四部分约占激光雷达整机成本的70%。

发射模块的核心系统主要包括激光器发射器和光学系统,其中发射器以海外企业为主,国内在光学系统具备实力,像炬光科技、永新光学、蓝特光学、水晶光电、腾景科技、福晶科技等上市公司均有相关业务布局。

接收模块重点是探测器,目前这一领域的主要玩家是First Sensor、Hamamatsu(滨松)、onsemi(安森美)、Sony(索尼)等国外企业,国产供应链相对比较弱势。

扫描模块是可以掘金的一个点。

根据扫描方式的不同,激光雷达可以分为固态激光雷达、混合固态激光雷达、机械式激光雷达,其中混合固态(转镜式、MEMS振镜)是当前和未来车载激光雷达主流方案。具体来看,转镜式激光雷达电机厂商包括湘油泵、鸣志电器、江苏雷利;反射镜厂商包括永新光学、宇瞳光学、富兰光学;MEMS微振镜厂商有英唐智控、赛微电子、中科院苏州纳米所。

控制模块的关键是主控芯片,目前主控芯片一般采用FPGA,主流供应商是Xilinx、Altera(被Intel收购)等,国内也有紫光国微、复旦微电、成都华微、安路科技等企业在做。

现在这一领域最大的看点是国内整机厂商的自研芯片,以禾赛科技为例,其在2018年就开始研发激光雷达SoC芯片,以期取代外购的FPGA芯片。去年10月,速腾全自研SoC芯片M-Core获得AEC-Q100车规级可靠性认证,成为全球第一款通过该认证的激光雷达专用SoC芯片,搭载该芯片的产品MX将于2025年一季度实现量产交付。

不出意外,国内厂商完全有希望拿下主控芯片这个高地。

2024年前三季度,禾赛科技营收13.57亿,估算全年收入大约20亿,按照公司占据全球激光雷达30%的市场份额反推,2024年全球激光雷达不过才70亿人民币的盘子。对比机构给出的远期预测,未来至少还有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量空间。

在经济换挡增长期,这样的行业实在不可多得。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激光雷达 智能电动车 机器人 市场爆发 技术进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