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1月09日
[前 沿] 我国首次利用航空冰雷达 开展冰川储量调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利用航空冰雷达和三维激光雷达,在甘肃成功进行了冰川透视探测,首次精确查明了典型冰川储量。这项研究采用了航空冰雷达技术,通过发射低频电磁波穿透冰川,获取冰川内部和底部信息,为河西走廊的水资源管理和祁连山生态保护提供了关键数据。本次探测共执行13次飞行任务,采集了5.6TB的原始数据,获得了冰川厚度、储量等重要成果,并且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实现了复式山谷冰川冰厚测量,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首次应用: 我国首次利用航空冰雷达开展典型冰川储量调查,为河西走廊各流域水资源管理、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技术原理: 航空冰雷达通过发射低频电磁波,接收冰川表面和冰底基岩的散射回波,从而反演出冰川厚度及储量信息,实现对冰川内部的透视观测。

✈️数据采集: 2024年9月至11月,共执行13次飞行任务,采集原始数据5.6TB,获得了冰川表面和底部数字高程模型、剖面图、储量及三维透视图等成果,完成了冰川厚度测量。

⛰️技术突破: 项目首次实现了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复式山谷冰川冰厚测量,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在冰川探测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陆成宽)记者1月6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获悉,利用航空冰雷达与三维激光雷达,空天院科研人员在甘肃成功进行冰川透视探测,精确查明典型冰川储量。这是我国首次利用航空冰雷达开展典型冰川储量调查,相关成果为河西走廊各流域水资源管理、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航空冰雷达是一种搭载在飞机上对冰川进行透视观测的雷达,通过向冰川发射低频段电磁波,接收冰川表面和冰底基岩的散射回波,并对接收信息进行处理和反演后,得到冰川厚度及储量信息。

    航空冰雷达是“透视地球”多圈层透视探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构建“中国透视地球空基原型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与航空摄影相机、三维激光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等传统对地观测成像技术相比,航空冰雷达技术能穿透冰川表面获取冰川内部信息和底部信息。

    2024年9月至11月,本次调查共执行13次飞行任务,采集原始数据5.6太字节(TB),获得了冰川表面数字高程模型、冰川底部基岩数字高程模型、冰川剖面图、冰川储量、冰川三维透视图及3个典型冰川储量等成果,完成了冰川厚度测量。

    据悉,本次调查由2024年度甘肃省典型冰川航空冰雷达透视探测项目支持,新舟60遥感飞机、奖状遥感飞机执行飞行任务。验收专家组给予高度评价:项目首次实现了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复式山谷冰川冰厚测量,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航空冰雷达 冰川探测 储量调查 空天院 生态保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