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1月08日
[生 态] 我国第二种无足目两栖动物在云南发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云南红河州发现了我国第二种无足目两栖动物新物种,命名为杨氏鱼螈或红河鱼螈。此发现填补了我国无足目两栖动物研究的空白,此前我国仅记录有一种版纳鱼螈。红河鱼螈在形态上与版纳鱼螈存在明显差异,体侧没有浅黄色纵带,且与东南亚其他鱼螈物种也不同。该新物种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也为研究两栖动物的进化提供了重要信息。目前,红河鱼螈仅在狭小区域内发现,种群数量稀少,亟需保护。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云南红河州发现我国第二种无足目两栖动物新物种,命名为杨氏鱼螈或红河鱼螈,该发现发表在《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上。

🌏 红河鱼螈的发现地在红河州金平县,该区域物种多样性丰富,但此前未发现版纳鱼螈踪迹。研究人员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发现此新物种,其形态与版纳鱼螈明显不同。

🧬 红河鱼螈体侧没有浅黄色纵带,与版纳鱼螈存在显著差异,也与东南亚其他具有纵带纹的鱼螈物种不同,这使得其成为一个独特的新物种,为研究两栖动物的演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 红河鱼螈目前仅在金平县狭小范围内发现,种群数量稀少,因此对其种群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科技日报讯 (记者赵汉斌)记者1月6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在云南省红河州发现我国第二种无足目两栖动物新物种,中文名为杨氏鱼螈或红河鱼螈。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上。

    两栖动物作为最早登陆的脊椎动物类群,在生物分类上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在现生的两栖动物中,无足目物种却相对稀少。此前,我国仅记录有一种无足目两栖动物,即1976年由杨大同先生首次报道的版纳鱼螈,该物种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和广东等地。

    据介绍,红河鱼螈发现于红河州金平县境内。这一区域物种多样性丰富,但长期以来一直未见版纳鱼螈的踪迹。经过研究人员不懈努力,2004年终于在金平县发现了鱼螈,但令人惊奇的是,这种鱼螈的形态与版纳鱼螈完全不同。经过进一步研究,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终于在近日确定,这种鱼螈是此前从未发现过的鱼螈新物种。

    杨氏鱼螈或红河鱼螈的命名,既体现了对首次在中国发现鱼螈物种的杨大同先生的敬意,也与版纳鱼螈形成对应关系。二者虽同在两栖纲无足目鱼螈科鱼螈属,但红河鱼螈体侧没有浅黄色纵带,与版纳鱼螈存在明显差异。此外,红河鱼螈与分布在东南亚其他地区的具有纵带纹的鱼螈物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也为进一步了解两栖动物的演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红河鱼螈目前仅发现于金平县非常狭小的范围内,且种群数量极为稀少。因此,对其种群及其栖息地的严格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无足目两栖动物 杨氏鱼螈 红河鱼螈 生物多样性 新物种发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