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1月07日
[成 果] 沪苏湖高铁四电工程实现“双百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沪苏高铁于2024年12月26日正式通车运营,其四电工程在联调联试期间,接触网动态及静态性能指数均达到百分,尤其在时速350公里达速运行时,全线接触网动态性能指数依然保持百分,这标志着我国铁路四电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该工程采用“模数驱动”理念,基于BIM模型推行“数字化首件”做法,并总结归纳出55项工程质量通病,编制了预防手册。此外,沪苏湖铁路还打造了四电智能建造中心,配置七大预配平台和智能仓储系统,实现自动化生产线与仓储系统的联动,并通过“项目智慧管理平台”进行管理,形成全过程数字竣工档案。

🚄沪苏高铁四电工程联调联试期间,接触网动态及静态性能指数均达百分,时速350公里达速运行时,全线接触网动态性能指数仍保持百分,展现了我国铁路四电智能建造技术的卓越水平。

⚙️项目部践行“模数驱动”理念,推行基于BIM模型的“数字化首件”做法,总结归纳出55项工程质量通病,编制质量通病预防手册,确立全线施工技术标准,有效提升了工程质量。

🤖沪苏湖铁路打造四电智能建造中心,配置第三代腕臂自动化生产线、吊弦全自动预配生产线等七大预配平台,并创新性建设智能仓储系统,实现生产线与仓储系统的联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整个智能建造中心依托“项目智慧管理平台”进行管理,通过“智能建造平台+BIM轻量化平台”的数据贯通体系,打通各子平台数据通道,形成全过程数字竣工档案,为项目数字交付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日报讯 (记者何亮 通讯员张建峰)2024年12月26日,沪苏高铁正式通车运营。记者获悉,沪苏湖高铁四电建设联调联试期间,接触网动态及静态性能指数取得“双百分”成绩,特别是在综合检测列车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达速运行时,全线接触网动态性能指数也达到百分。这标志着我国铁路四电智能建造技术再上新台阶。

    铁路四电工程是铁路建设中通信、信号、电力和电力牵引供电工程的总称,是整条铁路的“中枢大脑”和动力之源。中国中铁电气化局沪苏湖铁路四电项目总工程师阮贤贵介绍,在沪苏湖铁路四电施工中,项目部践行国铁上海局集团上海枢纽指挥部“模数驱动”理念,推行基于BIM模型的“数字化首件”做法,共总结归纳出工程质量通病55项,编制了质量通病预防手册,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全线施工技术标准。

    阮贤贵介绍,沪苏湖铁路专门打造了四电智能建造中心。中心共配置了七大预配平台,包括第三代腕臂自动化生产线,第三代吊弦全自动预配生产线,软、硬母线等自动预配平台等。中心还创新性建设了智能仓储系统,使智能仓储系统与腕臂、吊弦等自动化生产线联动,可实现向生产线自动送料。

    整个智能建造中心生产流程依托“项目智慧管理平台”进行管理。以“智能建造平台+BIM轻量化平台”为代表的数据贯通体系,打通了各子平台数据归集通道,形成全过程数字竣工档案,为项目数字交付提供有力支撑。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沪苏高铁 四电工程 智能建造 BIM模型 数字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