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1月06日
SKG母公司重启IPO,大摩突击入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未来健康,SKG品牌母公司,曾冲击创业板IPO未果后转战北交所。公司主营可穿戴健康产品,如颈椎按摩仪等,其中颈椎按摩仪销售额曾居全国首位。尽管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按摩仪行业整体规模有所回落,但未来健康营收和利润在2024上半年有所回升,并获得摩根士丹利旗下私募基金投资,加速海外市场布局。然而,高营销费用和高管薪酬等问题仍受关注,市场竞争和价格战也给未来发展带来挑战。

📈 未来健康曾冲击创业板IPO失败后,转战北交所,公司主营可穿戴健康产品,其中颈椎按摩仪是其拳头产品,曾占据国内市场领先地位,但近年来收入占比逐年下滑。

🌍 尽管海外营收占比不高,但未来健康正加速出海布局,并获得摩根士丹利旗下私募基金的投资,计划借助其力量加速全球化战略,目前产品已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 未来健康营收和利润在2024上半年有所回升,主要得益于颈椎按摩仪的销售增长,但公司也面临市场竞争激烈、高营销费用、高管薪酬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 按摩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在经历回落后,预计将迎来增长,但未来健康也面临着行业内竞争加剧和价格战的挑战,其持续增长能力仍需市场验证。

海外业务占比较低,但2024下半年SKG的出海布局正在加速。未来健康唯一引进的外部机构股东,是摩根士丹利(中国)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管理的私募基金。有分析人士指出,SKG的成功来自于营销。高额的营销费用推动了其成长,但是能否持续就成为了最大的问题。

近日,未来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未来健康”)完成上市辅导备案,拟在北交所IPO,辅导机构为 中信建投 证券。

未来健康成立于2007年,当时主要以白色家电为主业。2016年,其推出首款颈椎按摩仪并成为畅销产品,开始逐渐专注于可穿戴健康产品领域。

据悉,“未来健康”系小型按摩仪SKG品牌母公司。据悉,未来健康主要从事可穿戴、便携式健康产品的自主设计、委托生产、多渠道营销,具体产品有颈椎按摩仪、眼部按摩仪、腰部按摩仪、筋膜枪、膝部按摩仪、健康手表等。

由于国内按摩仪渗透率偏低、品控不一等原因,不论是头部品牌还是白牌,都面临一定的增长困境和需求争议,不同厂商之间难以拉开明显差异,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这或许将让未来穿戴的上市路程更为曲折。

营收波动回升,却坐上新三板“冷板凳”

在本轮冲击上市前,未来健康曾冲击过创业板IPO。2022年6月27日,深交所受理其IPO申请,7月22日下达了首轮问询,12月21日发出了第二轮问询,之后再无审核状态更新。

2023年7月28日,未来健康、保荐机构向深交所提交了撤单申请,最终于2023年8月2日公司的IPO审核状态变为终止。

从创业板撤单后,未来健康转而奔向了新三板。2024年8月,未来健康于挂牌新三板创新层,并完成了年报、半年报的披露。但从历史交易记录来看,未来健康挂牌至今并未达成任何股权交易。

据此前挂牌时公开转让说明书披露的数据,2021-2022年、2023年1-9月,未来健康分别实现营收10.54亿元、9.04亿元、7.5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50亿元、1.07亿元、0.93亿元。

其中,颈部按摩仪是未来健康的拳头产品,按2021年B2C渠道零售额计,SKG品牌颈椎按摩仪销售额全国第一。不过近年来,公司颈部按摩仪收入占比出现逐年下滑,2021-2022年、2023年1-9月分别是70.07%、50.12%、47.21%。

据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未来健康2024年上半年营收为5.95亿元,同比增长了8.81%;扣非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亿元,同比增长24.93%。

据未来健康财报表示,公司销售产品同比上升,主要是颈椎按摩仪销售收入上升所致。

从国内市场占有率来看,SKG的占比颇高,且以线上渠道为主。头豹研究院报告显示,2022年SKG市场占有率为11%,排名第二, 倍轻松 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为14%。

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按摩仪器行业市场规模由555.09亿人民币元回落至452.03亿人民币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9.76%。随着经济需求恢复,预计2024年~2028年,按摩仪器行业市场规模由491.90亿人民币元增长至726.89亿人民币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10.26%。

加速出海,SKG融资上亿元获大摩看好?

除国内业务外,未来健康还在扩展海外市场。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海外营收2854.94万元,同比下滑14.18%,该部分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4.87%。面对海外营收不振,未来健康表示,主要系健康穿戴手表收入同比有所下滑。

尽管海外业务占比较低,但2024下半年SKG的出海布局正在加速。

公开转让说明书披露披露,2024年3月,刘杰、未来健康、未来集团与杭州长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署《股份购买协议》,约定未来集团将其所持 3.06%股份作价5500 万元转让给杭州长津,刘杰将其所持2.5%股份作价4500万元转让给杭州长津。杭州长津本次交易总共投资1亿元,转让估值约为18亿元。

杭州长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公司唯一引进的外部机构股东,是摩根士丹利(中国)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管理的私募基金。

完成上述融资后,SKG曾表示,品牌将在摩根士丹利的助力之下,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截止2024年8月,SKG的产品已经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销量突破2700万。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接受创投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当前科技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未来健康的产品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需求和生活方式,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不过,江瀚同时指出,SKG的成功来自于营销。高额的营销费用推动了其成长,但是能否持续就成为了最大的问题。“当前整个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了,这种网红品牌都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和日益内卷的价格战。”

值得关注的是,未来健康曾在首次递交招股书期间,因增长乏力、管理层大额分红、部分高管薪酬过高、研发技术“含金量”偏低等问题而多次获市场热议。

近期披露的财报显示,未来健康营收、净利润已恢复增长,且近几年无大额分红。但高管薪酬偏高情况仍然存在,2023年前三季度,未来健康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总计1451.08万元,占公司净利润比例为14.67%。据披露,公司核心高管包括创始人夫妇等9人。

股东信息显示,刘杰、徐思英夫妇合计持有88.94%股权,为未来健康实控人。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创投日报”,作者:徐赐豪 梁又匀,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未来健康 SKG IPO 按摩仪 摩根士丹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