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1月03日
强制放假! 一多晶硅龙头开启“限产运动”,员工们被拒之厂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光伏上游企业面临严峻挑战,龙头企业如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纷纷宣布减产,以应对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大全能源减产导致部分员工被迫放假,引发劳资纠纷。行业供需失衡,多晶硅价格大幅下滑,企业现金流吃紧。减产旨在提价,恢复上游价格至现金成本之上,但与员工权益产生冲突。行业协会曾提出自律公约,旨在控制产能。大全能源在2024年出现巨额亏损,现金流紧张,公司高管和技术人员频繁离职,行业面临整合和重组。

📉 行业困境:光伏行业供需失衡,多晶硅价格大幅下滑,导致企业营收腰斩、巨额亏损,现金流紧张,上游企业面临巨大经营压力。

🏭 减产自救:为应对恶性竞争,多晶硅龙头企业如大全能源宣布减产检修,旨在通过减产提价,恢复市场价格至现金成本之上,并表示将统筹安排员工培训。

💼 劳资冲突:大全能源减产导致员工被强制放假,工资仅按当地最低标准发放,引发员工不满,公司与员工就补偿问题产生争议,劳资矛盾凸显。

🤝 行业自律:行业协会曾牵头签署自律公约,旨在控制产能,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但减产举措与员工权益保护之间仍存在冲突。

🔄 行业洗牌:多晶硅行业面临整合和重组,产能过剩导致利用率下滑,未来可能通过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部分产能或向海外转移。

光伏上游企业正在开启一场“限产运动”。不久前,两大多晶硅龙头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几乎同时发布消息,宣布为破除“内卷式”恶性竞争,将进行有序减产控产。大全能源宣布,将逐步启动高纯多晶硅部分产线阶段性减产检修工作,减产检修期间将对所涉及的各项生产设备进行系统且全面的排查与检修,并适时进行部分技术改造工作。并表示公司将统筹组织相关员工有序进行职业辅导与技术培训。


据消息人士透露,大全能源减产公告发布的第二天,内蒙古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突然给员工打电话通知强制放假,但没有出具有关文件。公司同时取消了员工的上下班打卡和门禁权限,阻止他们进入厂区。员工们因此聚集在办公室讨要说法。

减产后员工被拒之厂外

“现在就是发2270元,交完保险到手一千多,等你自离,不发公告,无限期放假,”一位大全内蒙古公司的员工表示,以前公司裁员是给补偿金的,但现在不给了。据悉,2270元是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的最低工资标准。

在2024年的最后几天,大全内蒙古公司的员工一直在找公司要个说法,但至今没有结果。一位员工表示,尽管已被约谈,但没有进展。公司方面表示,员工可以选择起诉。然而,员工们至今仍处于放假状态,复工时间尚不明确。

自2024年起,光伏行业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对产业链造成了压力。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受供需矛盾和产能错配的影响,2024年光伏产业链价格降幅明显,多晶硅价格下滑超35%。业内普遍认为,通过减产实现提价,有助于将上游价格恢复至现金成本之上。

两大多晶硅巨头减产,或与之前被报道的行业自律公约有关。在去年12月初光伏行业协会牵头召开的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专题座谈会上,据称有33家企业签署了自愿控产的自律公约。这份自律公约预计在2025年元旦前后正式生效,大全能源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大全能源董事长徐广福在2025年元旦贺词中表示,基于对市场情况的审慎分析,公司果断采取了部分生产线减产检修的措施,这是为了“保存实力、持续经营、保持竞争力”的战略需要。

实际上,在2024年第三季度,大全能源的减产力度已经比较明显。分析人士认为,与以往不同,大全能源这次把复产的决定权交给了市场。大全能源则表示,行业龙头率先公告降低排产量,强化了市场对硅料环节调控产能、调节产量、保价稳价的预期。2025年硅料环节有望迎来理性回归,行业新稳态的建立有望加速演进。

谈及减产控产的可能影响,大全能源表示,“从全局来看,本次减产检修工作在提高生产装置未来稳定性及产品质量的同时,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减少公司经营亏损,因此预计本次减产检修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从企业角度来看,在当前市场行情下,减产或停产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然而,这却与员工希望保持工作和正常工资的需求产生了冲突。行业需要产能出清,而企业则希望通过收缩来度过寒冬。因此,如何在减产停产与员工合法权益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全能源董事长徐广福在元旦贺词中也谈到,“公司始终关心员工的职业成长和个人生活,这是我们不变的宗旨。”


现金流吃紧,人员动荡

对于此次减产,大全能源还表示,公司基于对市场形势做的充分调研、分析和研判,独立、自主、统筹实施部分产线阶段性减产检修工作,是公司执行层面对董事会应对本轮周期挑战所制定的“保现金”策略的高效执行。

2024年前三季度,大全能源的主营收入为60.05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下降53.37%。其归母净利润是-10.9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1.49%,扣非净利润也降至- 11.71亿元,同比下降124.18%。营收腰斩、出现巨额亏损,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巨大。

2024 年前三季度,大全能源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4.01亿元,同比减少145.02亿元。分析人士认为,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大额流出主要是由于公司在营收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仍然需要支付原材料采购、员工薪酬、生产设备维护等各项经营成本,而销售回款相对减少,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不足以弥补现金流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公司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经营面临的巨大压力,也就是大全能源提到“保现金”策略的背后原因。

大全能源以稳健著称,曾经在2020年至2023年这轮多晶硅价格暴涨中,4年合计赚了316.5亿元。但是,在多晶硅亏损状态时,很难有企业能够抗住周期。

限产是企业当前经营局面下的自主选择,而且是主要龙头企业的首先选择,经历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持续亏损,龙头企业已经不能再打消耗战,尤其是不能将这种降价清产能的策略延续到2025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专家组副主任吕锦标指出,在多晶硅项目相同技术平台和投资强度情况下,低价竞争没有永远退出的产能,只有企业现金流的比拼。

他建议行业龙头企业要主导全行业调低负荷,“能耗指标偏高的老产能虽然占比不大,也应该停下来。多基地的企业,应该利用电价高低来调整负荷。”

值得注意的是,大全能源近两年来人事动荡也很频繁。2024年10月15日,大全能源发布公告,核心技术人员胡平辞职,同时卸任公司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职务。

从2023年到2024年底,大全能源已经有多位管理层和技术骨干离职。大全能源2021年上市时公开披露的王西玉、胡平、谭忠芳、罗佳林、赵云松等5名核心技术人员,目前已经有3位离职。其中,影响较大的是2023年8月,大全能源董事张龙根、时任大全能源总经理周强民同时离职。还有副总经理苏仕华、财务总监兼副总经理冯杰、董事董伟等,在更早的时候已经先后离职。

那么,多晶硅产业明年能否翻身?吕锦标认为,由于产能增长大幅超过需求增长,2024年下半年开始产能利用率处于下滑区间,12月份已经下滑到50%以下,当月实现供应量低于投料量,已经开始消化库存。“到2025年后,业内产能将通过整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回归专业化,提升产业集中度,不同的技术有很多相同的工序,技术可以实现互换。”

但是,他也坦言,从供需趋势看,2025年多晶硅产能利用率可能仍维持在50%的低位,而很多产能需要通过与当地政府和资本合作,向中东地区和东亚地区转移。

文 | 新浪财经 刘丽丽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光伏 多晶硅 限产 劳资纠纷 行业整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