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01月02日
全球首例卫星通信超远程机器人手术在我国完成,拉萨-北京远程切除肿瘤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荣教授利用亚太6D通信卫星,成功完成全球首例基于卫星通信链路的超远程手术。医生在北京远程操控手术机器人,为身处拉萨的患者实施肝癌肿瘤切除。该手术利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克服了远距离通信时延的挑战。通过跨学科团队的努力,优化了通信链路,实现了低时延手术操作。这一突破性进展展示了卫星通信在远程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为未来更广泛的远程医疗应用奠定了基础。

🛰️全球首例:刘荣教授利用亚太6D卫星成功完成全球首例基于卫星通信的超远程手术,医生在北京,患者在拉萨。

🏥远程操作:手术中,医生远程操控手术机器人,为远在数千公里外的患者实施肝癌肿瘤切除手术。

📡卫星通信:手术采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克服了远距离通信时延难题,实现天地一体跨时空超远程手术。

⏱️技术突破:跨学科团队攻克了通信链路优化、数据分类QoS控制和流量控制等难题,使卫星通信时延逼近物理极限。

IT之家 1 月 2 日消息,据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1 月 1 日消息,日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主任刘荣教授基于亚太 6D 通信卫星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基于卫星通信链路的超远程手术

手术中,医生和患者分处拉萨和北京,利用通信卫星,刘荣教授远程操作数千公里之外的手术机器人,对患者实施肝癌肿瘤切除手术。

手术使用的亚太 6D 通信卫星部署于地球静止轨道,由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设计组网和运营、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于 2020 年 7 月发射入轨。

IT之家注: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具有覆盖稳定、覆盖范围大的特点,单颗卫星可以覆盖地球 1/3 的区域。

卫星距离地球达 36000 公里,基于卫星通信进行远程手术最大难点之一是如何降低卫星通信系统传输时延

为此,由刘荣教授牵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和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共同组建跨学科交叉创新团队,攻克通信链路优化、数据分类 QoS 控制和流量控制难题,实现卫星通信链路时延逼近物理极限,在此基础上,创新设计大时延条件下手术方案,实现了天地一体跨时空超远程手术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卫星通信 远程手术 医疗技术 超远程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