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01月02日
部分银行理财逆势高收益“出圈”,有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超过40%,何因? | 银行理财观察69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多种因素共振下,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显著上升,甚至有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超过40%。这主要得益于债市利率下行和美元资产的配置。然而,整体来看,银行理财收益率中枢已降至2.99%,虽然近期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所回升,但未来或呈下降趋势。监管趋严,理财产品净值化运作是大势所趋,高息存款和人为平滑净值等手段受限,理财收益面临下行压力。同时,权益市场震荡也可能对部分理财产品带来压力。不过,存款利率下调有助于提升理财产品的相对吸引力。

📈 近期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飙升,部分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甚至超过40%,主要受债市利率下行和美元资产配置的影响,但整体理财收益率中枢仍较低。

💰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升高,部分原因是配置了美元资产,中美利差导致美元存款和固收理财产品具有吸引力,部分理财公司也增加了该类产品的布局,例如,青银理财的某系列产品因投资摩根大通票据,收益率近期表现突出。

📉 尽管部分理财产品收益“出圈”,但整体银行理财收益率或呈下降趋势,监管部门要求理财公司采用第三方估值,限制了通过自建模型平滑净值的行为,导致理财产品的估值韧性减弱。同时,权益市场震荡也可能对部分理财产品带来压力。

🛡️ 未来银行理财或将增加对估值稳定、流动性较强资产的配置力度,以控制产品净值波动。同时,银行可能会进一步调降存款利率,以提振理财产品的相对吸引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冲收益率下行压力。


财联社1月2日讯(编辑 杨斌)近期,在多种因素共振之下,部分银行理财收益率上升,甚至有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超过40%,所谓何因?

财联社据普益标准的数据观察到,近1年全市场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中枢水平已降至2.99%,随着2024年11月末以来债市利率加速下行,配置中含有固收的银行理财收益水平显著上升,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中枢水平为4.29%,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近1年收益率中枢水平为3.89%,而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中枢水平上升至为4.37%。

同时,理财产品收益升高,也可能与配置美元资产有关。市场人士指出,较大的中美利差使得美元存款类和固收理财产品相对于人民币理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年化收益率较高且风险等级较低,部分理财公司也在加大该类产品的布局。

有理财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超过40%

近期数据显示,青银理财、杭银理财、农银理财有部分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较高。

图: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居前的固收理财产品

(资料来源:法询金融,财联社整理)

(注:上述收益率统计为“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是将理财产品最近一个月的累计收益率进行“年化”所换算而成的收益率。)

可以看到,青银理财璀璨人生成就系列人民币个人理财计划系列的三款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超过40%,净值最新日期为12月27日。

该系列产品的第四季度报告未出。其 410 期第三季度报告显示,产品主要投向非标(占比45%)、代客境外理财投资 QDII(为摩根大通票据,占比21.59%)等。

法询金融分析师古佳豪表示,该产品所投的摩根大通票据资产或为美元类产品,其近期走势与汇率走势较为相似。近期在岸人民币汇率守住7.3关口,但离岸人民币汇率跌破7.3关口,并一度达到7.36。

整体收益率或呈下降趋势

尽管部分理财逆势获取了高收益而“出圈”,但整体银行理财行业的收益率或呈下降趋势。

光大证券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认为,2025年理财收益中枢继续承压下行,且产品净值波动幅度或有所增大。适时降低业绩基准,有助于提升理财产品达基率。另外,严监管环境下,理财进一步规范净值化运作是大势所趋。

12月上旬,市场热议监管部门下发文件,要求理财公司不得违规通过自建估值模型等方式平滑净值波动,应采用中债、中证等第三方提供的估值,相关机构要开展自查整改。

王一峰指出,前期高息存款、平滑机制等一些相对“擦边球”的稳估值手段受限,叠加历史积攒的浮盈逐步释放完毕,理财估值韧性将有所弱化。对于银行理财业绩展示而言,无论是收益率的下行压力,亦或是净值波幅增大的预期,都不利于理财绝对收益表现。

民生证券固收首席谭逸鸣近期研报表示,随着监管对“自建估值模型”关注度的提升,银行理财的投资行为或将进一步趋于理性,对于久期和资质的错配会愈发审慎,包括对二永债的参与比例。对于债市,随着低波模式逐渐弱化,理财或将增加对估值稳定、流动性较强资产的配置力度,以控制产品净值波动,而波动较大的二永债以及流动性相对不足的弱资质、长久期信用债或将受到波及。

另有市场人士认为,上证综指今日下跌至3262.56点,近期权益市场或仍持续震荡,对于配置有权益类资产的部分理财产品或有压力。

对理财收益有利的因素在于,“2025年加强负债成本管控仍是银行稳息差的必然之举,存款挂牌利率也有进一步调降空间,而这有助于提振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的相对吸引力。”王一峰在相关研报中表示。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银行理财 收益率 债市 美元资产 监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