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政策要闻 第五次经济普查结果出炉,2023年GDP上修3.4万亿。12月26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有关情况,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国际通行做法,国家统计局利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有关部门资料,并同步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对普查年度(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9.4万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3.4万亿元,增幅为2.7%。 美联储对年度银行“压力测试”进行重大修改。当地时间12月23日,美联储表示,鉴于近期法律方面的进展,正在考虑对美联储的年度银行“压力测试”进行重大修改,包括允许银行对美联储使用模型发表评论。这被认为是华尔街银行的一大胜利。美联储表示,可能还会允许银行就其用于年度银行健康检查的假设情况提供意见,并可能对两年的结果进行平均,以减少银行必须拨出多少资本以吸收潜在损失的年度波动。 国内外政策导向分析 12月下旬(12.23-12.31)海外政策聚焦于美联储对年度银行“压力测试”进行重大修改,但部分大型银行起诉美联储“年度压力测试”违法。 12月下旬(12.23-12.31)国内政策主要聚焦于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第三次会议闭幕,国常会通过《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货币财政方面,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资本市场方面,中国证监会扩大互换便利参与机构范围,发布关于新《公司法》配套制度规则实施相关过渡期安排;产业方面,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项目规范实施工作的通知》;地产方面,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其他金融政策方面,统计局发布第五次经济普查结果,金管总局发布《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 1、权益:A股方面,12月以来整体市场风险延续消散。上周三大指数小幅调整,深证综指和创业板回落超过1%。政策影响:央行发布《2024金融稳定报告》注重防范金融风险;12月券业并购重组进度超预期推进。 2、固收:进入12月以来市场流动性维持充裕,12月20日以来央行总共回笼资金8286亿元(含国库现金)。12月下旬跨季效应下DR007有所反弹至近2%,12月30日收盘突破1.9%。政策影响:财政工作会议明确“组合拳”政策;专项债“负面清单”细则落地。 3、大宗商品:有色金属小幅冲高;能化收复失地;贵金属小幅回落;黑色金属小幅回落;猪肉进入消费淡季。政策影响:财政部发布新能源政府采购比例;印度或将超过中国成为主要石油消费来源;世界黄金协会报告称黄金有望创十年来最佳表现;全国住房保障会议明确2025年重点工作;双节下“菜篮子”稳供工作启动。 4、外汇:12月下旬以来美国通胀维持粘性以及鲍威尔在FOMC会议上鹰派言论,导致美元指数基本维持在108点以上。人民币12月下旬再续贬值趋势,最低突破7.31。政策影响:银行外汇展业改革“1+6”制度体系出炉;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国际投资头寸状况保持稳健;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延续。 大类资产轮动展望 权益正处于“强预期,弱现实”的赛点2.0第二阶段,重视黄金,利率债受益宽松预期,但抢跑后已拥挤。经济工作会议后各部委及地方政策出台节奏和力度也会根据经济现状“边走边看”,“弱现实”或将持续一段时间,垄断红利不时会有所表现。惠民生、促消费后续政策加力也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全球货币宽松不及预期;隐债化解落地时滞;地缘政治冲突升级;贸易摩擦再度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