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塌了,一上系统就看到留学生不得报考。” 2024年,从全国各地传来一个重要信号,多省市的公务员选调,开始明确限制甚至“拒绝”留学生了。 在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2025年度“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的高校范围发生罕见变化,往年可报考的“国(境)外知名高校”名单全部消失了,包括哈佛、剑桥、牛津等60所全球名校。 在考公大省山东,2025年度定向选调、常规选调范围也都取消了海外高校,向留学生关上一扇门。 在帝都,《北京市2025年度定向选调和“优培计划”招聘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显示,定向选调同样将留学生拒之门外。“优培计划”仍然可以报名,但也要求海外名校研究生本科毕业于国内43所双一流高校或25所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定向选调和“优培计划”的区别是,前者是公务员编制,后者则属于企事业单位。 以前都是国外本科歧视国内本科,现在居然反过来了,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类似变化还出现在河南、河北、山西等多个省份,显然不是偶然。海归的光环逐渐褪去,曾经的就业优势不再。 尽管留学生依然可以通过国家和各省市公务员考试进入体制内,但这条路显然也变得拥挤。不少海外名校的毕业生,甚至将目光投向了乡村与县城编制。斯坦福大学博士报考安徽下辖18线乡镇基层公务员,哈佛大学硕士考上杭州余杭区教育局等新闻,不断见诸报端。 当选调开始“拒绝”留学生,留学生在体制内的路,会不会变得越来越难走?多省市选调开始“拒绝”名校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