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12月31日
2024年,女性影视掀起新浪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4年影视行业迎来“女性内容元年”,女性创作者和女性观众共同推动了女性影像的发展。豆瓣年度电影榜单以“当她们卷起浪潮”为主题,多部高分电影和剧集由女性导演创作,女性演员也备受关注。女性内容在经历长期积累后集中爆发,打破了以往“大女主剧”的刻板形象,更加关注不同身份、年龄和阶层的女性,展现了女性思想和行为的提升。尽管面临缺少头部大制作的困境,但女性力量的崛起势不可挡,未来仍将继续发展。

🎬 2024年豆瓣电影年度榜单以女性为主题,多部高分华语电影和剧集由女性导演创作,如《好东西》、《出走的决心》、《山花烂漫时》和《我的阿勒泰》,女性创作者强势崛起,与男性导演分庭抗礼。

💪 女性内容打破了以往“大女主剧”的刻板形象,更加关注不同身份、年龄和阶层的女性,展现了女性角色形象的多元化,不再局限于爱情、婚姻、家庭,而是专注于女性寻找自我,思想和行为共同提升。

📢 女性观众的崛起也至关重要,她们自发关注、宣传女性作品,用实际行动支持女性创作者,如《出走的决心》、《好东西》和《热辣滚烫》等影片的女性观众占比均超过60%,为女性内容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 尽管女性内容在2024年取得巨大成功,但仍面临缺少头部大制作的困境,女性作品常被贴上“小众”“小成本”的标签,在主流大制作影视作品中,女性仍未占据主导地位,这成为未来发展的一大挑战。

2024年开启倒计时,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一年的影视行业,“女性内容元年”再合适不过了。

年末,豆瓣电影发布了“豆瓣2024年度电影榜单”,榜单的主题叫做“当她们卷起浪潮”,因为这是一份“她内容”含量极高的榜单。

在这份榜单中可以清晰看到女性影像正在引领行业。

2024年评分最高的华语电影是女导演邵艺辉自编自导的女性电影《好东西》。

而豆瓣评分排在第二的华语电影同样是女导演自编自导的女性电影,尹丽川根据50岁自驾游阿姨苏敏的真人故事改编的《出走的决心》。

在剧集领域,2024年豆瓣评分最高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根据张桂梅校长的真实事迹改编,是体现女性力量的大女主剧。

评分第二高的剧集则是由女导演腾丛丛自编自导的民族剧《我的阿勒泰》。

在女性内容大放光彩的背后,是众多女性创作者的强势崛起,豆瓣2024年最受关注导演榜单前十中有五位女导演,和过往的“万绿从中一点花”不同,女导演已经开始和男导演分庭抗礼了。

还有一个豆瓣电影榜单中没有提到的女导演成就,在今年格外冷清的电影市场,票房冠军也是女导演贾玲的《热辣滚烫》。

除了幕后的女性创作者,台前的女演员们也几乎抢走了全部的市场关注,豆瓣2024最受关注演员榜单前十中,女演员占到八席。

女性创作者前进的脚步已经无法阻挡,女性力量和女性内容正在掀起新的浪潮,这无疑是一个令行业欣喜的变化。

女性主义内容元年

在2024年女性内容集中喷发之前,其实已经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

近几年随着女性主义思潮席卷互联网,影视行业也一直在尝试女性话题,影视作品贴上女性主义的标签已经成为了一股潮流,但所谓更聚焦女性角色的“大女主剧”,打着女性主义的旗帜,嘴上强调“女性力量”,女性角色在行为层面却还是维持着父权社会中“依附者”的刻板形象,并没有真正触碰到女性特质。

“一棒子打死”倒也不尽然,这股思潮的涌现也确实伴随着一些优质女性主义作品诞生。今年因精品剧《我的阿勒泰》而备受关注的女导演滕丛丛,2019年就创作出了《送我上青云》这样专注女性寻找自我的电影,影片的女主角姚晨在2022年主演的另一部女性作品《摇滚狂花》也在聚焦女性对自由的追求。

客观来说,这两部影视作品的口碑并没有达到今年《好东西》的高度,但作品内容中对女性形象边界的拓宽、对母职制度的反思确实在女性影像的创作层面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一方面由于这类优质女性影视作品数量较少,甚至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另一方面在于商业成绩不佳导致传播范围有限,女性作品始终没能走上主流。

直到2024年的到来,从年初春节档的《热辣滚烫》开始,到目前仍在热映的《好东西》,女性影像和女性创作者在全年的任何一个节点都从未失去了存在感,女性主义在影视行业的集中呈现形成了一种颇具影响力的奇观

而这种奇观的形成,实际上是女性创作者和女性观众的互相成就

在影视创作层面,包括女导演、女演员、女监制等在内的一系列女性创作者带来了更多元的女性内容、更丰富的女性视角。

一方面是女性角色形象的进一步丰富。过往的女性作品可能更关注具有独立思潮的都市女性,但今年的影视作品中有传统社会中被羞辱的胖女人、有长久以来被忽略的家庭妇女、也有被盖章婚姻失败的单亲妈妈,她们可能循规蹈矩、可能离经叛道,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女性都成为了影视作品的主角,女性影像中的女性形象边界正在持续拓宽。

另一方面是女性角色内核的进步,不再局限于爱情、婚姻、家庭等父权社会寄予女性的刻板印象,更专注于女性走出去寻找自我,思想和行为的共同提升是最大的进步。

比如今年热播的《追风者》更强调女主角在思想上对男主角的引领,剧集的女监制张书维就表示女性对于男性的影响不一定是因为狭隘的爱情或者美丽,更多的是信仰上的引导,《山花烂漫时》张桂梅校长创办学校的力量也来自共产主义信仰,包括《出走的决心》中李红挣脱了母职思想的束缚真正走出去,在这些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女性角色内核的进步。

女性影像中的女性角色正在被不断重塑,她们不需要完美、不需要利他、不需要符合传统父权社会对女性的规训,抽烟、出轨、有性行为等一些特性都可以存在于女性身上,女性欲望被窥见的同时,也是女性被真正看到的证明

而在观众侧,互联网女性思潮的涌现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女性观众的思想和行为,她们开始自发关注、宣传女性作品,用实际行动支持女性作品。

根据猫眼数据,《出走的决心》《好东西》两部影片的女性观众比例将近70%,《热辣滚烫》的女性观众占比也达到了60%,真金白银支持女性创作者是推动女性内容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女性创作者、女性观众等一切女性力量的集结,共同推动了2024年女性影像的发展进步。

女性内容的未来在哪?

毫无疑问,2024年女性撑起了影视行业的半边天,甚至隐隐有了后来居上的优势,但这种内容层面的优势能否继续延续下去,成为了女性影像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现阶段来说,女性影像面临的最大难题其实是缺少头部大制作。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于,女性作品一直被贴着“小众”“小成本”的标签,甚至被称为“小妞电影”,尽管这个词诞生的初衷是强调以女性为核心的内容创作,但在长久的语境变化下逐渐被加上了调侃和鄙夷意味。将女性作品打上带有“小”字的标签本质上就是对女性内容蔑视、对女性创作空间的压缩

而一些公认的头部传统影视公司的影视作品仍然以男性创作者为主导,近在咫尺的2025年春节档就非常典型,目前定档的六部电影中没有一部女性作品,女性角色都是镶边、是陪衬,就连《哪吒之魔童闹海》《熊出没·重启未来》两部动画电影主角都是男性(雄性)。大制作电影全男阵容已经成为了行业默认的潜规则。

事实上,这种现象是国内影视行业长期积累而来的,想要打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最起码现阶段在所谓的大制作影视作品中,女性依然没能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成为了女性内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面临的困境。

但女性创作者和女性观众前进的脚步无法阻挡,2024年之前市场大概也没有预料到女性内容会占据行业半边天、女性观众回击“小妞电影”而将一些以男性主导的影视内容打上饭“老登电影”的标签,女性力量正在蓬勃。不管女性内容未来会如何走向,只要仍然有女性创作者在拍、在做,女性观众在支持,就不用担心

以前女性坐剧组器材箱被看作晦气、不祥,但女性创作者打破了这一规矩,未来也会有更多的女性创作者去打破女性内容的困境、拓宽女性内容的边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眸娱”,作者:眸娱,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女性内容 女性导演 女性观众 影视行业 女性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