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科技 2024年12月30日
年报未公布,这家储能企业被退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华富储能曾是新三板储能电池的先行者,拥有辉煌的过去,但因未按时披露年报而被迫退市。公司在2022年扭亏为盈后,2023年上半年又陷入亏损,营收大幅下滑,利润暴跌。行业内卷加剧,储能电芯价格腰斩,大量企业涌入导致竞争白热化,使得华富储能等企业面临严峻挑战。尽管储能行业地位重要,但行业困境不容忽视。华富储能的退市反映了当前储能行业的激烈竞争和生存压力。

📅华富储能因未按时披露年报被强制停牌,最终摘牌退市,昔日新三板储能明星企业陨落,令人唏嘘。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减少43.66%,净利润亏损同比增长8396.43%,财务状况急转直下,暴露出严重经营问题。

⚔️储能行业内卷严重,电芯价格腰斩,大量企业涌入,导致行业竞争白热化,华富储能等企业面临巨大生存压力。

🔋尽管储能地位重要,但行业面临价格战、贸易壁垒等挑战,如何解决困境是众多储能企业亟待思考的问题。

01

近日,据企查查显示,江苏华富储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富储能”)法定代表人由姜庆海变为杨月新。

早在4月30时,华富储能就因为未在4月30日前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从5月6日起被实施强制停牌,倘若在这两个月内将年报披露了还有有机会不摘牌。根据有关规定,挂牌公司出现“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或中期报告,且自法定期限届满之日起两个月内仍未披露或改正”之情形,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其股票挂牌。

但华富储能似乎并没有在意这个,停牌后两个月也没有进行披露,因此6月28日过后,华富储能继续停牌,直至10月17发布通知称,公司股票自2024年10月31日起复牌,进入摘牌整理期,摘牌整理期为10 个交易日,并于11月14日终止挂牌。恢复交易期间,证券简称变更为“摘牌华储”。

据东方财富显示,复牌第一天下跌37.78%,第二天下跌50%,最后一天交易日以100%上涨到0.36元终止了交易,至此这家公司在股市算是落幕了,最后一天的100%上涨算是对其摘牌“欢送的礼炮”。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今年2月份,华富储能的大股东之一的国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资产”)转让华富储能10%(1003.2万股股份)的股份,合计2165.0152万元。

国投资产是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全资子公司,是国投集团金融服务业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结构调整的平台。

而华富储能到底是何方神圣,资料显示,华富储能成立于2010年,地处于江苏省扬州市,是一家专注于储能领域的企业,主营业务为新型储能材料及其应用产品、储能系统及其应用工程等,主要产品有储能电池、储能系统、后备电源、动力电池、太阳能光伏系统产品等。

据悉,华富储能于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上市时市值为3.76亿元,是最早的新三板储能电池企业。

此外,根据中国储能网消息,华富储能自成立以来就不断进行技术与产品的创新,自主研发的胶体电池曾连续六年在全国同行中排名第一,储能电池也连续两年在全国位列首位。

在研发费用上,华富储能也是不含糊,2017年以前,华富储能会每年都会投入2500多万进行产品研发,经过不懈的研发,开发出了铅碳电池、锂电子电池、高原专用电池、高温电池等新产品,其中储能电池系列深受市场欢迎,首创的高原电池也是达到国际前列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据悉,目前华富储能与全球4000多家光伏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还入选了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

02

那为何这家储能公司会宁愿退市,也迟迟不披露2023年年报?

目前该公司的财务报告最新的为2023年上半年的半年报,后面的一直都没有更新。

据2022年华富储能财务报告显示,2022年华富储能的营业收入为3.81亿元,同比增长66.21%;净利润38万元,同比增长102.4%,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要知道在2022年的前四年,华富储能每年都是亏损,2018年至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2317万、-1370万、-620.0万、-1617万。

但好景不长,仅仅过去半年,华富储能又再度出现亏损。

据最后更新的2023年半年度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华富储能营业收入为0.93亿元,同比减少43.66%;净利润为-965万元,亏损同比增长8396.43%。

此外报告期内研发费用5.178.931.96元,上年同期5.407.889.56元,同比减少4.23%。

可以看到营收接近腰斩,利润巨幅下滑,除了2022年盈利了一年以外,都是亏损,并且盈利的那年也仅仅是净利润为38万元。因此这样一家财务早就暴露出问题的企业这时候才被迫退市,算是扛了这么多年,终于扛不住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在内卷,新能源方面光伏的价格内卷已成家常便饭,储能作为新能源的一环自然也逃不掉内卷。数据显示,2023年储能电芯平均价格为每瓦时0.9元至1元,而到年末就成了每瓦时0.4元至0.5元,价格直接腰斩。

在今年展会上,科陆电子的工商储产品都喊出了“0.598,把我带回家”的口号。另外沃橙新能源直接打出了“工商业储能0.58元/Wh,0元体验,账期半年”的广告。

此外,当前国内注册储能企业超过10万家,2020-2023年间,国内新增储能相关公司数量超过5万家。不仅光伏、锂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等布局储能领域,电器如美团、酒企茅台等各路企业也纷纷跨界进入,蓝海直接变成竞争“修罗场”。

在价格内卷,相应企业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相应的许多储能公司也因此暴雷。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最近1年内,我国登记状态处于注销、吊销、撤销、清算、停业、歇业、除名、责令关闭等异常状态的储能企业数量已超3500家。

一位行业相关人员说到,“2024年以来,锂价巨幅下跌和储能企业数量暴增,导致行业竞争压力加剧,企业集体出现营收缩水、营利困难的现象。此外海外还不断对我国出口产品增加贸易壁垒,使储能企业难上加难。”

值得一提的是,储能作为解决新能源生产、储存、使用的一环,它的地位无法替代。但其目前的困境也是无法忽视的,如何解决也是给了这么多储能企业一个难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预见能源”,作者:柯阳明,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华富储能 储能行业 退市 行业内卷 新能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