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报告 2024年12月30日
[东莞证券]北交所专题报告:硅碳负极,新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聚焦硅碳负极材料,作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它巧妙结合了硅的高能量密度与碳的优良导电性及结构稳定性,有效提升电池性能。2023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市场规模达91亿元,同比增长139%,预计2025年将达300亿元,主要受电动汽车需求驱动。同时,文章也提及了锂电池出货量持续增长的趋势,并点名了贝特瑞和硅烷科技这两家提早布局硅碳负极的企业。文章最后提示了技术进步、竞争和市场需求等风险。

🔋 硅碳负极巧妙融合硅的高能量密度和碳的优良特性,是新一代负极材料的代表,有效提升了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 锂电池市场持续增长,2023年中国出货量达886GWh,2024年上半年达459GWh,预计全年超1050GWh,市场需求旺盛。

🌍 全球硅基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快速扩张,2023年达91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300亿元,主要受电动汽车需求增长驱动。

🏭 贝特瑞和硅烷科技是提早布局硅碳负极的企业,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值得关注。

  投资要点:   硅碳负极,新一代负极材料。硅碳负极,巧妙地将硅的高能量密度与碳的优越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结合起来,为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提升开辟了新天地。硅的高理论比容量赋予了硅碳负极巨大的能量潜力,而碳的加入则缓解了硅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增强了材料的结构完整性。这种复合材料不仅提高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还优化了电化学性能,使其在追求更高能量密度和更长寿命的电池技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持续增长。2023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886GWh,同比增长34%,其中动力电池出货量为630GWh,同比增长31%。根据GGII的统计,2024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为459GWh,同比增长21%;GGII预计2024年下半年为动力和储能电池出货的旺季,预计2024年全年锂电池出货量有望超1050GWh。   全球硅基负极材料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近几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呈持续增长趋势。2023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市场规模约为91亿元,同比增长139%;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元,这一增长主要受到电动汽车需求激增的推动,以及对高性能、长寿命和快速充电特性电池的需求增加。   关注2家提早布局硅碳负极的企业。   贝特瑞:河南硅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光电子材料:硅烷、氢气、四氯化硅、三氯氢硅等的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研发服务。主要产品和服务为气体及危化品收入。公司轧机业务收入占营收比重常年保持在80%以上,2024年上半年,公司气体及危化品业务收入占营收比重达到99.00%,是公司主要业务收入来源。   硅烷科技:河南硅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光电子材料:硅烷、氢气、四氯化硅、三氯氢硅等的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研发服务。主要产品和服务为气体及危化品收入。公司轧机业务收入占营收比重常年保持在80%以上,2024年上半年,公司气体及危化品业务收入占营收比重达到99.00%,是公司主要业务收入来源。   风险提示。技术进步不及预期;竞争风险;市场需求风险。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硅碳负极 锂电池 市场规模 电动汽车 负极材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