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2024年12月30日
中国空间站“工作总结”首次公开发布:已在轨实施 181 项科学与应用项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首次公开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总结了两年来空间站的科研进展。报告指出,空间站运行安全稳定,已实现常态化太空生活,共发射8艘载人飞船和7艘货运飞船,21名航天员进驻。已在轨实施181项科学与应用项目,取得多项国际首次的开创性成果,如空间发育的水稻和再生稻种质资源、空间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造血干细胞等。各领域科学团队发表500多篇高水平SCI论文,获得150多项专利,部分成果已实现转移转化。未来10-15年,空间站将开展千余项研究项目,促进我国空间科学发展。

🚀中国空间站运行稳定:自建造以来,发射8艘载人飞船和7艘货运飞船,21名航天员进驻,目前运行安全稳定,已实现常态化太空生活。

🔬科研成果丰硕:已在轨实施181项科学与应用项目,取得多项国际首次成果,包括空间水稻和再生稻种质资源、空间人胚胎干细胞分化等,并获取超过300TB的科学数据。

📝学术与应用双丰收:各领域科学团队累计发表500多篇高水平SCI论文,获得150多项专利,部分成果已实现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显著推动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快速发展。

👨‍🚀航天员任务频繁:组织完成4次载人飞行、3次货运补给、4次飞船返回任务,5个航天员乘组、15人次在轨长期驻留,多次舱外活动刷新世界纪录。

🔭未来发展:中国空间站将在未来10-15年内开展千余项研究项目,促进我国空间科学、技术、应用全面发展,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IT之家 12 月 30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在即将迎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两周年之际,今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首次公开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 年)(以下简称《报告》),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后续将根据实施进展情况按年度例行发布。

《报告》指出,空间站自在轨建造以来,共发射 8 艘载人飞船和 7 艘货运飞船,共有 21 名航天员进驻,目前整体运行情况安全稳定,已实现常态化太空生活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目前,在中国空间站开展的首批空间科学、应用实验与技术试验项目进展顺利、成果丰硕,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创新性。IT之家注意到,截至 2024 年 12 月 1 日,已在轨实施 181 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上行近 2 吨科学物资,下行实验样品近百种,获取科学数据超过 300TB,取得了国际上首次获得空间发育的水稻和再生稻新的种质资源、国际上首次实现空间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造血干 / 前体细胞、国际上首次实现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的冷原子干涉陀螺、国际上首个建立高通量在轨微生物防控试验平台、国际上空间水生态系统在轨运行最长时间等多项开创性成果。各领域科学团队累计发表 500 多篇高水平 SCI 论文,获得 150 多项专利,部分成果已实现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显著推动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快速发展。

空间站全面建成两年来,我国先后组织完成 4 次载人飞行、3 次货运补给、4 次飞船返回任务,5 个航天员乘组、15 人次在轨长期驻留,累计进行 10 次航天员出舱和多次应用载荷出舱,开展多次舱外维修任务,刷新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长的世界纪录,完成包括 2 名港澳载荷专家的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低成本货物运输系统择优并启动研制等工作。目前,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稳定、效益发挥良好。

据介绍,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将在今后 10-15 年的运营中陆续开展千余项研究项目,促进我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为推动科技强国、航天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国空间站 航天科技 空间科学 载人航天 科研成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