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12月30日
滑板底盘及整车企业「PIX Moving」完成B1轮融资,累计开发超20款车型 | 36氪首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PIX Moving近日完成B1轮融资,由浙商创投领投,资金将用于产品量产和全球市场拓展。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通过数字制造和3D打印技术,实现车辆结构的高度模块化和集成化,为物流、环卫、乘用等场景打造车型。PIX Moving通过3D打印省略了传统汽车制造的焊装环节,将新车型开发周期缩短至一年以上,同时提高车身强度、降低成本。公司采取全球化市场策略,优先在欧洲、日本等地区进行技术落地,目前已与400多家企业合作,并计划新建工厂扩大产能。

🏭PIX Moving利用数字制造和3D打印技术,高度模块化和集成化车辆结构,为物流、环卫、乘用等不同场景打造车型。

⏱️PIX Moving通过3D打印技术省略传统汽车制造的焊装环节,将新车型开发周期缩短至一年以上,相较于传统车企的三年以上开发周期,大幅缩短了时间。

🌍PIX Moving采取全球化市场策略,优先在欧洲、日本等地区进行技术落地和市场渗透,目前客户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PIX Moving已生产制造无人小巴、无人零售车、无人清洁车等多种产品,并与欧洲初创主机厂合作,计划2025年在欧洲市场上市Robo-NEV车型。

文 | 田哲

编辑 | 苏建勋

36氪获悉,PIX Moving近日完成B1轮融资,由浙商创投领投,基金来源为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湖州长三合控股集团。据悉,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PIX Robo-Bus、Robo-Shop等产品的量产和全球市场拓展。

PIX Moving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通过数字制造技术和3D打印能力,将车辆结构高度模块化和集成化,打造用于物流、环卫、乘用、通勤等不同场景的车型。

目前,PIX Moving团队目前规模已超过200人,成员覆盖意大利、美国、印度、日本等七国,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8%。自2017年成立以来,PIX Moving在中国、欧洲、美国累计申请了200余项专利。

PIX Moving创始人兼CEO喻川告诉36氪,这是一种全新的制造方式:传统车企开发一款全新车型,整个周期通常为三年及以上,其中生产制造涉及冲压工艺、焊装工艺、涂装工艺和总装工艺四大工艺,但PIX Moving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省略焊装环节。

这不仅仅减少了汽车制造时间,使得PIX Moving开发一款全新车型的周期缩短为一年以上,同时还能将上百个汽车零部件集成为一体,让车身强度更高,降低制造成本。目前特斯拉所推崇的一体化压铸,压铸零部件数量为70余个。

有别于很多创业公司先在本土完成商业闭环,再逐步出海,PIX Moving自成立之初即采取了全球化的市场策略。欧洲、日本等地区人力成本相对更高,自动驾驶和城市机器人在这些地区的应用场景更容易形成商业闭环,因此PIX Moving以此为核心市场,优先进行技术落地和市场渗透。

目前,PIX Moving已生产制造无人小巴、无人零售车、无人清洁车等多种产品,客户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及地区。

PIX Moving无人小巴

喻川透露,PIX Moving也与欧洲初创主机厂合作,通过滑板底盘技术生产的量产车型Robo-NEV将于2025年在欧洲市场上市。

Robo-NEV

据悉,PIX Moving订单达数亿元人民币,已与400多家企业展开合作,累计开发超过20款车型,并在中国、日本设有两座工厂。不过,PIX Moving的工厂产能仍跟不上交付速度,因此计划新建工厂,扩大产能。

喻川表示,目前滑板底盘生产制造市场仍在初期,随着市场渗透率提升,PIX Moving涉及的车型将从自动驾驶领域,逐步拓展至商用车、乘用车。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PIX Moving 3D打印 模块化车辆 无人驾驶 全球市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