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2024年12月30日
学习时报:既要培育新动能又要更新旧动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统筹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旧动能转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需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培育新动能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避免“喜新厌旧”,促进新旧动能协同,深化改革,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推动经济持续向好。新旧动能转换是长期系统工程,要稳中求进,持续发力。

🚀 培育新动能: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并加强基础研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 更新旧动能: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避免将其视为“低端”而过度退出,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业链供应链,促进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 平稳接续转换:统筹新旧动能发展,形成互补协同效应,减轻转型阵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坚持因地制宜,避免盲目跟风,深化改革,构建统一大市场,推动要素高效配置,促进新旧动能顺利转换。

🤝 深化改革: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作用,完善要素市场制度,促进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汇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将针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制约、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作为完成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的关键环节。这表明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不仅是推动新兴产业“立得住”和传统产业“稳得住”的重要举措,而且是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的有效途径。

回顾世界经济发展史,新旧动能转换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要经历的历史进程。由于劳动力成本上涨、投资边际效率递减、资源环境承载力接近上限,我国以增量扩能为主的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的动能基础趋弱,只有转向以创新驱动主导的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实现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才能推动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因此,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使新旧动能形成互补和协同效应,才能减轻发展方式转型、结构调整带来的阵痛,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基础,增强经济韧性和适应性,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促进经济保持回升向好势头。

新动能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呈现技术更迭快、业态多元化、产业融合化、组织网络化、发展个性化、要素成果分享化等新特征。培育新动能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线,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走特色鲜明、差异化发展的路子,防止一哄而上、盲目跟风和“内卷式”竞争。

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既要积极发展新产业,也要注重运用先进技术、前沿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在我国产业体系中,传统产业不仅是稳定增长、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而且为新技术提供了宽广的应用场景,为新产业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品牌和市场支持,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生长点。更新旧动能必须摒弃“喜新厌旧”,防止把传统产业视为“低端产业”“落后产业”过度退出,导致新旧动能断档失速。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化瘀疏堵,突破制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制约。以国家标准提升为引领,完善经济政策工具箱,支持企业加快运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实施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高制造过程生产效率,降低交易渠道流通成本,优化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促进传统产业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不断迈进,促进产业结构平滑转型。

新旧动能转换涉及利益格局调整和体制机制重构,必须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使新动能的成长更加蓬勃、旧动能的更新更为顺畅。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在促进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促进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汇聚、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集聚。

经济发展动能转换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培育新动能又要更新旧动能,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把握好“新”与“旧”、“稳”与“进”、“立”与“破”的关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行稳致远。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新旧动能转换 新质生产力 技术创新 产业升级 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