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在2016年分析研究了1870-2015年期间全球债务增长的历史数据,发现债务规模激增往往会导致随后数年经济增速放缓、通胀率走低以及利率下行。中国曾在2010-2020年期间经历了债务大幅增长,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速已经降至5%以下,通胀率降至零附近,本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历史上首次下破1.9%。我们在本报告中利用最新数据更新了我们八年前的分析。 相较于其他经济体,中国的债务增长明显更快。除去一战期间的欧洲,唯一一个债务增速与中国相近的国家是日本,但日本债务激增之时其收入水平是中国的三倍之多。总体而言,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叠加债务增速使它成为了历史数据中不同寻常的存在。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球债务数据库在1960-2023年期间的最新数据,我们识别出了一组债务与GDP之比在七年时间里显著增长的大型经济体,包括荷兰、加拿大、中国、日本和西班牙。基于这些数据的分析印证了我们此前的发现。在债务激增之后的数年时间里,这些经济体的实际GDP增速都有所放缓,主要受内需走弱拖累。基于经济体样本里的中位数,它们的通胀率在债务激增后的五年内通常下滑1-2个百分点,政策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如果我们选取不同的债务衡量指标和样本选择标准,结论仍保持稳健。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的规模和经济发展路径具有独特性,难以从历史数据中找到一个和中国完全可比的例子。尽管如此,我们的发现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虽然中央政府仍有空间扩张资产负债表来管理经济放缓的速度,但再通胀过程可能历时较长,而且利率可能在更长时间内保持下行。 全文翻译随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