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热帖 2024年12月27日
欢迎六代机试飞交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网传中国六代机验证机在成都和沈阳同时首飞,引发广泛关注。文章指出,这两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六代战机,而是技术验证机,主要用于实验和验证未来可能应用于六代机的新技术,特别是气动布局。成飞和沈飞的方案各有侧重,成飞采用大胆的三发双三角飞翼布局和嘉莱特进气道,而沈飞则采用相对保守的双发后掠翼加DSI进气道。文章还分析了其设计理念,认为未来空战将抛弃狗斗,并对六代机的机载武器、雷达和航电等进行了展望。这些技术验证机标志着中国在下一代战机技术研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 **技术验证先行:** 目前首飞的并非真正的六代机,而是技术验证机,主要用于测试和验证未来可能用于六代机的新技术,尤其是在气动布局方面,这为未来六代机的研发奠定基础。

🛩️ **设计理念差异:** 成飞和沈飞在六代机气动设计上存在明显差异,成飞采用三发、无尾翼垂尾的双三角飞翼布局和嘉莱特进气道,设计大胆;沈飞则采用相对保守的双发后掠翼加DSI进气道,但都采用飞翼布局,侧重升力和隐身性能。

🎯 **未来空战趋势:** 两家设计方案都显示出未来空战将抛弃传统狗斗的趋势,更注重超视距打击和隐身能力。六代机在武器配置上,需要更大的内置弹仓来容纳霹雳17甚至未来的霹雳21等大型导弹。

📡 **航电雷达升级:** 六代机的航电和雷达系统将有显著提升,其中空警500的数字变频相控阵技术可能是标配。航电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并可能兼顾远程电磁压制/干扰能力。

网传六代机在成都和沈阳同时首飞。但个人观点,首先,这两架应该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六代战机。因为目前除了变循环发动机还没有其他关于第六代战机的比较清晰划代标准。这应该是目前成飞和沈飞各自关于六代机的技术验证机,用来实验、验证某些未来可能用于六代机上的新技术(目前应该还只是关于六代机气动布局),离未来真正会量产服役的六代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次,网络还有一些观点认为是歼轰xx,甚至轰20,都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成飞和沈飞一直都是歼击机研制单位,没有任何歼击轰炸机和轰炸机的研制经验。歼轰7A和轰6系列以及运20都是西飞的杰作。哈飞则是直升机研制单位。视频中试飞机的大小也明显不会是轰炸机的大小,而相比歼20更大一些也很正常。因为三发布局肯定会追求更快的速度,需要有更大的内油油箱。而且机载武器上,至少需要内挂比霹雳15更大一些的霹雳17 (歼20目前是无法内挂霹雳17的),乃至未来的霹雳21,导弹会越来越大,自然需要更大的内置弹仓。(机载激光武器应用于空战甚至对地攻击应该还比较遥远)

再者,成飞和沈飞关于六代机气动的观念有明显不同。成飞采用三发、无尾翼垂尾的双三角飞翼布局,抛弃了目前极为成熟的DSI进气道,转而在机身两侧采用了近似的嘉莱特进气道,应该还有一个进气道在机背未知。如此多的新技术融合设计显然十分大胆,也很自信。沈飞的设计方案则保守一些,采用常规双发后掠翼加DSI进气道,但和沈飞一样采用飞翼布局,最大的优点肯定是升力特性和隐身,缺点就是机动性。这也代表成飞和沈飞都认为未来空战已经完全抛弃狗斗。

配套的航电和雷达都应该还在预研阶段(功率更大,探测和火控更远肯定是六代机最低配)。但个人认为空警500的数字变频相控阵技术应该是六代机雷达标配,即发射的雷达波能在各个波段切换,能轻易在几百公里外探测并火控锁定普通隐身目标。航电则是更高的智能化,也就是忠诚僚机系列。而航电和雷达甚至兼顾目前电子战机的远程电磁压制/干扰能力。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六代机 技术验证机 气动布局 隐身 超视距打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