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科技 2024年12月26日
高瓴,出手激光国产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高瓴近期战略投资激光扫描控制核心零部件公司正时精控,这家公司专注于激光扫描振镜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激光打标、切割与焊接等精密加工领域。正时精控的技术突破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尤其在定位精度和低温漂方面达到业界领先水平。高瓴的此次投资不仅是财务投资,更看重其在精密制造领域国产替代的潜力,旨在构建产业生态链。正时精控已获得多家行业龙头企业验证,并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市场对高性能振镜产品的需求。

💡正时精控专注于激光扫描振镜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产品应用于激光打标、切割与焊接等精密加工领域。

🚀正时精控在定位精度和低温漂方面取得技术突破,达到业界最高水平,其高精度振镜直线弯曲度≤±0.5um、线间距≤±1um,原点漂移≤20μrad,比例漂移≤40μrad。

🏭正时精控已获得多家行业龙头企业验证,并投入建设生产车间,确保振镜类产品月产量达800台以上,以满足市场需求。

💰高瓴对正时精控的投资属于战略投资,旨在构建产业生态链,并看好其在精密制造领域国产替代的潜力,投资金额较大,项目估值较高。

临近年末,高瓴又出手了,最新投资一家激光扫描控制核心零部件公司。

近日,北京正时精控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正时精控”)宣布完成战略融资,该轮融资由高瓴独家领投。创投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激光产业国产化趋势明显,正时精控所在的精密加工制造行业是国产化浪潮下的重点方向。

01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高瓴投了

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正时精控成立于2018年,提供专业的激光扫描振镜产品。在精密加工制造业中,振镜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激光打标、二维或三维空间的激光切割与焊接等行业。

高瓴出手前,创投日报记者注意到,3D打印设备商铂力特(688333)以千万元战略投资了正时精控。在当时,这笔投资被看作是非财务类投资,原因在于正时精控聚焦的扫描振镜系统,是金属3D打印设备的核心元器件之一。

创投日报记者了解到,在目前的全球市场上,扫描振镜系统主要供应商为德国ScanLab公司、美国CTI公司、美国GSI公司。其中,德国ScanLab公司占据了金属3D打印设备市场主要份额。

正时精控创始人郑明春对创投日报记者表示,在国产化的大方向上,光伏、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整车制造等领域已基本实现产业链国产化。“而精密工业制造、半导体等领域,海外供应商垄断已久,打破现状已迫在眉睫。正时精控的振镜产品,在精密工业制造中高端领域的需求不断增加。”

正时精控创始人郑明春表示,高精度、高速度、低温漂是精密加工制造的三大核心指标,而正时精控在这三方面均已完成技术突破。“就定位精度而言,正时精控生产的高精度振镜直线弯曲度≤±0.5um、线间距≤±1um,为业界最高指标;低温漂上,原点漂移≤20μrad,比例漂移≤40μrad,也达到了目前业界最高水平。”

“目前,公司生产的高功率激光扫描头,已经过行业龙头企业大批量验证,多家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的上市企业大批量使用了振镜产品。”正时精控方面透露,为确保供应,公司已投入建设3000余平方米的生产车间,确保振镜类产品月产量达800台以上。

履历显示,正时精控创始团队长期深耕于激光扫描振镜领域,打通了光束偏转、扫描控制领域多项核心技术,在电机、驱动、传感器、控制卡、软件等核心部件拥有全链路自有知识产权。

02 “战略投资”,高瓴布局产业投资生态链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财务类投资机构,此次高瓴对正时精控是“战略投资”。有投资人士对创投日报记者表示,区别于常规的A-D轮投融资表述,“战略投资”通常意味着较大的投资金额以及较高的项目估值。

据企查查,高瓴此次通过旗下三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正时精控进行了出手,交割完成后,高瓴对正时精控的持股比例合计达到6.42%,成为公司的第二大外部机构股东。

目前高瓴在私募股权市场的投资主体,主要为高瓴投资和高瓴创投。创投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两者皆出手活跃。

可供查询的数据显示,高瓴投资今年出手近20笔,分别投资了先进制造、企业服务、能源电力、电子商务、生活服务、生产制造和医疗健康。

高瓴创投方面,今年也投出70多笔,包括医疗健康、先进制造、人工智能、能源电力、汽车交通、生产制造等领域。先进制造领域,高瓴创投投资了千觉机器人、星迈创新、仁洁智能等。作为高瓴旗下的早期投资平台,可以看到,在阶段上,高瓴创投主要聚焦在种子轮、A轮、A+轮阶段的投资。

过往投资数据显示,在投资策略上,高瓴侧重于围绕核心产业进行全产业链布局,通过投资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实现产业协同与资源整合,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例,高瓴既投资了上游的宁德时代等电池企业,又投资了下游的整车制造企业,还涉足相关的智能驾驶、车联网等领域的企业,投资布局了一个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

在先进制造上,创投日报记者注意到,高瓴亦是覆盖了机器人、激光扫描控制、智能制造服务等领域。其中机器人方面,投资了本体层、控制层、感知层、计算层等多个方面。

近日,高瓴创始合伙人李良在重庆表示,“哑铃理论”一直是高瓴的投资策略,一端投早、投小、投硬核、投创新,另一端则是支持高质量发展,投制造业等传统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创投日报”,作者:陈美,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高瓴 激光扫描 精密制造 国产替代 战略投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