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24年12月25日
炮制假新闻、有偿删帖,最高检发布依法惩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犯罪案例。据央视新闻,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天(12月25日)发布5起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五起典型案例,揭示了当前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犯罪的多种形式,包括编造虚假新闻敲诈勒索、网络大V有偿删帖、利用舆情服务协议敲诈、记者以舆论监督为名敲诈以及冒充记者敲诈等。这些案例反映出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传播负面信息,以此要挟企业索取钱财的普遍现象。为严厉打击此类犯罪,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打假治敲”和“检察护企”专项行动,重点惩治针对企业的敲诈勒索,以及为网络敲诈推波助澜的“网络水军”和行业“内鬼”。今年1至9月,检察机关已办理相关案件159件423人。

📢 案例一:郑某某等人编造虚假新闻实施敲诈勒索,此案突出强调了对编造假新闻进行敲诈勒索行为的严惩,体现了检察机关对此类犯罪的零容忍态度。

💻 案例二:宋某利用网络大V身份进行“有偿删帖”型新闻敲诈,揭示了网络大V利用影响力进行敲诈的新型犯罪手段,以及检察机关对网络空间犯罪的严厉打击。

🤝 案例三:朱某某等人以“舆情服务协议”为名对企业实施敲诈勒索,此案强调了对以“舆情服务”为幌子,实则进行敲诈勒索行为的实质审查,突出了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

🕵️‍♂️ 案例四:罗某甲等新闻记者以舆论监督为名实施敲诈勒索,此案警示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不得利用舆论监督权利进行敲诈勒索。

🎭 案例五:刘某甲等人冒充记者实施敲诈勒索,此案揭示了不法分子冒充记者进行敲诈的犯罪形式,提醒社会公众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炮制假新闻、有偿删帖,最高检发布依法惩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犯罪案例。

据央视新闻,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天(12月25日)发布5起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犯罪典型案例,为检察机关依法办理编造虚假新闻实施敲诈勒索、冒充记者实施的新闻敲诈等犯罪案件提供办案参考。

本批典型案例分别为聚焦从严惩治编造虚假新闻实施敲诈勒索的郑某某、依法追诉漏犯等人敲诈勒索案;

聚焦依法惩治网络大V“有偿删帖”型新闻敲诈犯罪的宋某敲诈勒索案;

聚焦实质审查“舆情服务协议”性质,依法惩治以“舆情服务协议”为名对企业实施敲诈勒索的朱某某等人敲诈勒索案;

聚焦依法惩治新闻记者以舆论监督为名实施敲诈勒索的罗某甲等人敲诈勒索案;

聚焦依法惩治冒充记者实施敲诈勒索的刘某甲等人敲诈勒索案。

最高检普通犯罪检察厅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不法分子通过造谣或收集发布负面信息,以利用网络传播等炒作为要挟,向相关企业索要钱财案件高发频发。今年以来,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打假治敲”专项行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重点惩治针对企业实施的敲诈勒索等犯罪,以及为网络敲诈等行为推波助澜的“网络水军”、行业“内鬼”所涉犯罪。2024年1至9月,检察机关共办理涉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案件159件423人。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新闻敲诈 假新闻 网络犯罪 检察机关 舆情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