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热帖 2024年12月25日
上海男子见义勇为受伤请假3周话费数千元,获救老人拒绝承认见义勇为行为。法院最终判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上海市民柴先生因救助摔倒老人导致腿部受伤,自费医疗后,老人却拒绝承认受助,甚至拒绝配合颁发“见义勇为”证书。柴先生无奈之下将老人告上法庭。法院调取监控并结合医疗报告,认定柴先生救人属实,判决老人补偿柴先生医疗费7000元。此案引发社会对于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的讨论,也凸显了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保护见义勇为者方面的必要性。这起事件也提醒我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院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认定柴先生救助行为属实,并因此遭受损害,判决受益人古女士给予适当补偿,强调了法律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肯定和保护。

📹法院通过调取地铁监控视频和查阅医院诊断报告,证实了柴先生救助老人的事实,以及因救助行为造成的自身损害,为判决提供了客观证据。

⚖️判决结果不仅补偿了柴先生的医疗损失,也明确了受益人应承担的责任,有助于引导社会形成鼓励见义勇为、不忘恩负义的良好风尚。

上海市民柴先生为救助老人致自己腿部受伤,后柴先生自行承担了医疗费用。此后,相关部门拟对柴先生颁发“见义勇为”荣誉证书,按照流程,需要老人对救助情况进行确认,没想到却遭老人拒绝。柴先生愤而将老人诉至法院。最终,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判决老人补偿柴先生7000元。

法院作出判决是基于哪些法律依据?见义勇为者又该如何保障自身权益?

见义勇为对象否认曾受助

救助者将其告上法庭

去年12月,一名古姓老人在乘坐上海地铁7号线镇坪路站的上行自动扶梯时,突然站立不稳向后摔倒。后方的柴先生下意识地挺身而出。“我也来不及多想,马上上前去扶她。当时非常吃力,两人往下退了好几级台阶,我左腿一边抵住她,右腿一边往后移动,防止自己也摔跤。”

因为柴先生救助及时,古女士并未受伤,但柴先生却因冲击力太大摔倒在地,上了半天班后因疼痛难耐去了医院。医生检查发现,柴先生左跟骨前外缘撕脱骨折,左足、左踝退行性改变。医嘱要求支具固定、休息两周,两周后再进行复查。治疗的过程中,柴先生共请了3周病假,支出4000多元医疗费,并购买了医用拐杖、行走靴等医疗器械。

事后,柴先生的见义勇为行为得到广泛关注,上海市普陀区委宣传部计划对柴先生颁发“见义勇为”荣誉证书。按照流程,需要获救的古女士对获救情况进行确认,没想到她拒绝了。对他人施以援手,对方事后却沉默以对,这让柴先生感到心寒。

今年8月,柴先生向上海铁路运输法院递交了民事诉状,法院正式立案并公开开庭审理此案。上海铁路运输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郑岗介绍,法院调取了事发地铁站的监控视频,查阅了医院出具的诊断报告,就事实作出认定。

郑岗介绍,法院最终认定柴先生所主张的救助被告古女士的经过属实,同时柴先生由于救助古女士导致自身损害的情况存在,且因损害产生的一系列治疗相关费用是客观发生的。

法院依法核定柴先生各项实际损失后,判决古女士补偿柴先生7000元。郑岗解释,《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判决生效后,古女士已经支付补偿款。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见义勇为 民法典 法律援助 社会责任 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