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2024年12月25日
[场 景] 社区管理靠“智慧” 居民生活添幸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深圳罗湖区木棉岭社区通过数字化变革,打造“一平台一中心一张网”的基层智治管理体系,成为智慧社区建设的典范。该社区利用无人机巡山、巡检机器人等技术,实现全方位监控,并投入大量物联感知设备,构建多维物联感知网,将物业管理模式由被动巡查升级为主动上报。通过数字孪生建模技术,实现了社区全域的智能化感知,为我国数字孪生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推动了城市智能化升级。

📡 “技防+人防”全方位监控:木棉岭社区构建了“技防+人防”相结合的全方位监控系统,利用无人机、巡检机器人等技术,实现社区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实时监控。

🧠 信息指挥中枢:社区设立信息指挥中心,负责对各类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确保问题及时解决,提升社区管理效率。

💡 多维物联感知网:社区投入40万个物联感知设备,覆盖安全、通行、能效、环境等多个方面,构建多维物联感知网,实现物业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

🏘️ 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木棉岭社区利用数字孪生建模技术,实现了社区全域的智能化感知,为我国数字孪生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 管理模式升级:通过物联感知网,将物业管理模式从传统的“被动巡查”升级为“主动上报”,实现从“人找事”到“事找人”的转变。

    ◎本报记者 叶 青  通讯员 邓 浩

    进门刷脸通行、一屏查看社区状态、高空抛物自动锁定源头……12月23日,记者在深圳市罗湖区东晓街道木棉岭社区看到了一派智慧社区场景。

    智慧城市发展离不开智慧社区的建设。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对超高层建筑和高密度居住区进行有效管理,成为社区工作的重点。

    木棉岭社区管理面积0.25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近4万人。面对复杂的社区管理需求,木棉岭社区率先探索以数字化变革引领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打造“一平台一中心一张网”基层智治管理体系,推动智慧社区场景落地。

    具体而言,“一网”指的是“技防+人防”形成的社区全方位监控系统;“一中心”则是信息指挥中枢,负责事件的快速响应与处理;“一平台”是为基层人员提供监测预警与工作任务支持的核心工具。

    木棉岭社区利用搭载了烟火识别算法等技术的无人机,辅助社区工作人员巡山,可将每日3小时的人工巡检缩短至15分钟;巡检机器人可对路面非机动车乱停放、不规范养犬等问题进行全天候智能巡逻……

    此外,社区还投入40万个物联感知设备,覆盖安全、通行、能效、环境等多个方面共256个应用场景。

    40万个物联感知设备像“神经末梢”一样实时捕获、收集信息,形成一张多维物联感知网,将物业管理工作模式从传统的“被动巡查”升级为“主动上报”,实现从“人找事”到“事找人”的转变,让物业管理更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

    木棉岭智慧社区的建设由中建三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承担。“随着人居需求的升级换代,人们对住房的需求逐渐从‘居者有其屋’升级到‘居者优其屋’。”该公司智慧城市研发中心研发工程师冷先凯说,“目前,我国数字孪生技术主要应用于机械制造、公用事业等领域,在已建成的社区中运用较少。木棉岭社区打造的智慧社区场景利用数字孪生建模技术,实现了社区全域的智能化感知,为我国数字孪生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样板。”

    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慧住区分委会副主任委员陈应表示,打造智慧社区,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路径。它的推广将以点带面促进整个城市的智能化升级,更好造福广大城市居民。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智慧社区 数字化 物联感知 数字孪生 社区治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