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国元证券等7家券商获批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使得业内可参与该交易的券商增至15家。此举被认为对碳市场发展、碳定价机制以及实体经济低碳转型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券商参与碳金融业务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包括碳资产回购、碳质押、场外掉期等。尽管券商尚不能直接参与全国碳市场,但预计获批券商将在地方试点市场和自愿碳市场积极创新,打造碳金融品牌并积累经验。
✅ 15家券商获准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包括国元证券等7家券商在12月24日获得证监会复函,使得可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券商总数达到15家。
📈 积极意义:券商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被认为对碳市场发展、碳定价机制以及促进实体经济低碳转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券商积极参与碳金融业务:券商对碳资产回购交易、碳质押业务、场外掉期等碳金融相关业务的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但目前尚不能直接参与全国碳市场。
🌱 创新发展:预计获批券商将在地方试点市场和自愿碳市场积极创新,通过各种方式开展“首单”创新,打造碳金融品牌,并积累经验。
e公司讯,12月24日,国元证券、财达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兴业证券、长城证券、广发证券7家券商齐发公告称,获得证监会复函,公司自营业务可以在境内合法交易场所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包括此前已获准的券商,当前业内已有15家券商的自营业务可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熟悉碳市场的某资管机构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券商这一业务资格扩容,对碳市场发展、碳定价机制,以及促进实体经济低碳转型都具有积极意义。他还提到,目前券商对碳资产回购交易、碳质押业务、场外掉期等碳金融相关业务的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不过,由于券商尚不能直接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商道咨询首席专家、商道融绿董事长郭沛源对记者表示,短期内,预计斩获业务资格的券商将会在地方试点市场、自愿碳市场,通过各种方式开展“首单”创新,打造碳金融品牌,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