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12月24日
东北“药茅”,市值缩水超1600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长春高新在生长激素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多家药企长效生长激素产品的上市申请被受理,其市场地位正面临挑战。长春高新曾凭借先发优势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快速增长,股价也一度飙升,但近期股价大幅下跌,市值缩水严重。面对竞争加剧,长春高新正加大研发投入,并积极布局疫苗以外的新业务,如肿瘤治疗领域,试图构建新的增长曲线,但新业务尚未形成规模,在长效生长激素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长春高新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长春高新在生长激素领域曾长期“一家独大”,尤其是在高端长效水针市场,但随着多家企业长效生长激素产品上市申请的推进,这一局面即将被打破,市场竞争将加剧。

📉长春高新近年业绩和股价表现不佳,股价较最高点下跌超八成,市值大幅缩水,反映出市场对其未来增长的担忧。目前,其营收主要依赖于重组人生长激素产品,其他业务尚未形成规模。

🧪长春高新已加大研发投入,并积极布局肿瘤治疗等新业务,试图构建新的增长曲线。但这些新业务短期内难以替代生长激素的营收地位,且面临市场竞争和产品上市时间的不确定性。

长春高新在生长激素领域“一家独大”的日子,未来可能会遭遇较大的挑战。

据侃见财经梳理发现,2024年以来国家药监局密集受理了3款长效生长激素产品的上市申请,分别是特宝生物的怡培生长激素注射液、维昇药业的隆培促生长素和诺以及诺德的帕西生长素注射液。按照药审中心公布的受理记录和过往进口药物审评时间来计算,维昇药业的隆培促生长素有望于2025年下半年获批上市。

从当下来看,目前的生长激素板块类似于此前的HPV疫苗板块,都经历着从无到有、从独家到普遍的过程。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一旦市场上出现了新的长效生长激素产品,生长激素门槛最高的领域被攻破后,生长激素市场走向“卷价格”的方向只是迟早问题。

最近两年,长春高新的业绩和股价表现都不太好,尤其是股价方面,截至最新收盘,长春高新股价报收99.75元/股,总市值为407亿。和最高点515.9元/股相比,长春高新的股价已跌去了超过八成,市值则缩水超1600亿。

“HPV时刻”即将到来?

1998年前,长春高新旗下的金赛药业上市了国内第一支重组人生长激素,打破了中国在生长激素领域的空白。

此后的20多年里,长春高新凭借着先发优势实现了快速成长。

以最近10年为例,2015年长春高新的营收和净利润为24.02亿和3.845亿;到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已分别飙升至145.7亿和45.32亿。也就是说,不过8年时间,长春高新的营收翻了约6倍,净利润则翻了超过10倍。

在业绩高速增长的带动下,长春高新股价一路飞涨,市值曾经一度突破两千亿,股价最高则一度达到515.9元/股。

然而,最近两年长春高新却迅速跌下了神坛。截至最新收盘,长春高新股价报收99.75元/股,总市值为407亿。和最高点515.9元/股相比,长春高新的股价已跌去了超过八成,市值则缩水超1600亿。

为何长春高新突然“不灵”了?

在生长激素领域,低端产品是粉针,中端产品是水针,高端产品是长效水针,而市场上能够生产粉针和水针的企业有很多,比如在粉针上,目前有安科生物、联合赛尔等多家公司生产;在水针上,也有安科生物以及诺和诺德的竞争,唯独长效水针还是长春高新“一家独大”;实际上,生长激素的处境和HPV疫苗板块十分相似:门槛较低的二价和四价HPV疫苗都已经有许多的企业可以生产,唯独九价HPV还是独家。

但跟九价HPV疫苗的处境同样相似,在越来越多药企开始研究长效水针的情况下,长效水针“一家独大”的日子也不会太长了。

据媒体报道,2024年以来国家药监局密集受理了3款长效生长激素产品的上市申请,分别是特宝生物的怡培生长激素注射液、维昇药业的隆培促生长素和诺以及诺德的帕西生长素注射液。按照药审中心公布的受理记录和过往进口药物审评时间来计算,维昇药业的隆培促生长素有望于2025年下半年获批上市,换而言之,一年后长春高新在长效水针领域的竞争对手就会涌现。

对于长春高新而言,在门槛较高的长效水针领域出现竞争对手,除了会对其业务造成冲击之外,还可能导致整个生长激素市场往“卷价格”的方向发展。

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从目前来看,新的长效生长激素产品上市其实只是迟早的问题。

而长春高新其实也早就认清了现实。

曾经,长春高新在研发上的投入并不高,但在过去几年,长春高新的研发费用却明显增长:2020年至2023年长春高新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74亿、8.84亿、13.58亿和17.23亿,增速分别为28.12%、86.37%、53.57%和26.85%。

从已有产品来看,除了重组人生长激素之外,长春高新在2020年之前获批的产品只有百克生物的水痘减毒活疫苗以及银花泌炎灵片、血栓心脉宁片两款中药产品,即便加上2023年4月上市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感维,竞争力都不强。

再从财报来看,虽然长春高新已经加大了研发力度,但大部分营收却仍来自重组人生长激素。今年上半年,核心产品生长激素等对应的子公司金赛药业上半年实现收入为 51.5 亿元,同期长春高新的营收为66.39亿元,金赛药业占长春高新的营收比例为77.57%。

对于长春高新而言,之前过惯了“躺赚”的日子,现在想在短期内研发出新的可以替代生长激素的产品自然不太现实,所以长春高新也将目光放到了疫苗之外。在2023年的年报中,长春高新就明确提到了“将持续推进完善市场化体制机制、多元化业务管线、国际化发展路径、差异化竞争策略,集中资源谋发展”“构建高预期、高科技、高壁垒的第二增长曲线,实现多产品、多渠道快速发展”。

而据媒体报道,最近两年长春高新确实在加速布局疫苗之外的新业务。比如布局胃癌、前列腺癌等肿瘤治疗领域,BD的美适亚(醋酸甲地孕酮口服混悬液)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新加坡的商业化权益。此外,长春高新还有十几个肿瘤研发管线产品将逐步进入临床阶段,其中,进展较快的如大单品金赛锐,即将递交NDA。金妥昔单抗注射液已经进入临床Ⅲ期收尾阶段。

从上面提到的业务占比来看,这些新业务还没有起量,即便起量恐怕也远远达不到目前生长激素产品的体量。诚然,长春高新开拓疫苗以外的新市场不失为一件好事,但随着新的长效生长激素产品上市越来越临近,留给长春高新“试错”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侃见财经”,作者:侃见财经,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长春高新 生长激素 市场竞争 创新转型 医药行业
相关文章